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深入挖掘政治學科的核心內容,解析重點、難點是關鍵所在。本文從“趣化”實踐的角度,分析重難點內容的“趣化”實踐價值,即推動高中政治教學創新,激活學生探究興趣,通過“數字化”“故事化”“圖形化”和“會意化”的“趣化”處理方式,探索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具體教學實踐策略。

一、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趣化”實踐價值

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趣化”實踐價值,要從其所能展現出的核心內涵與關鍵點著手。

1.推動高中政治教學創新

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趣化”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核心,更側重學生的體驗和感知,寓教于樂,讓知識點在趣味化的具體實踐中展現出自身魅力,從而最大限度彰顯出政治課堂的吸引力,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全面增強,滿足了高中政治課堂創新改革的基本要求。

2.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高中生面臨較強的學習壓力,對于諸如政治一類課程的探究興趣不足,極容易出現興趣缺失的情況。特別是針對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學生的認知度有限,自主探究能力缺失,積極性自然會明顯下降。“趣化”教學的嘗試,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對政治學科的學習熱情。

二、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趣化”實踐策略

1.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數字化”

高中政治的政治生活模塊中,國際關系的知識是重點內容,雖然該內容不難理解,但想要保證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則需要引領學生思維迸發,突破固有的學科思維。跨學科知識的融合,讓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數字化”顯得至關重要。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發達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等知識點教學時,利用“1+1>2”來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主旨,強調我國在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的重要性。利用“X+Y=1”來對應發達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X代表發達國家,Y代表發展中國家,1-X的結果是剪刀差的程度。重點難點的“數字化”嘗試以及跨學科實踐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2.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故事化”

“故事化”是趣化實踐的主要手段之一,該方法將高中政治中的重難點以故事化的方式生動呈現。如,在解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這一難點時,可以通過“長工與地主”的故事來詮釋。“長工給地主種地,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長工想要提升現有土地的產量,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為長工出謀劃策,如何提升糧食產量呢?”在對高中政治重難點的故事化實踐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對問題的進一步歸納和總結。在激烈的討論過后,教師進一步引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土地產量,即土地生產力提升必備三要素——勞動者、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在完成初步的引入之后,平行問題的導入也更直接。相比于傳統的枯燥內容,“故事化”的實踐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圖形化”

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圖形化”,強調抽象內容具體化,避免出現抽象知識的混淆問題。高中政治知識的重難點表現為理論多,學生難以有效記憶。另辟蹊徑,通常會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塊為例,其側重點突出表現為:一是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二是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是文化創新的根基。對于這兩個概念,大部分高中生極容易發生混淆,無法清晰掌握知識點,如不能有效區分,容易造成對政治內容解讀不準確的情況。為此,以“圖形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在有效引導下明確和梳理概念關系,對學生理解和感知內容有積極意義。如,通過植物生長圖來進行形象化展現,依托關系圖來解釋清楚傳統文化、文化創新和社會實踐的關系。

4.高中政治重難點內容的“會意化”

高中政治學科涉及很多專業名詞,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困難。為加深學生理解與認知,“會意化”的嘗試有重要意義。顧名思義,“會意化”是將抽象概念具體化,達到深入淺出的目標。如,針對政治學科中的“價值”的概念,進行字面會意解讀。一斤鹽和一斤牛奶為什么可以交換?與一只羊為什么不能交換?引導學生去挖掘共性關系,從而有效解讀“價值”,學生找到共同點,從而給出定義。重點名詞是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自身鮮明屬性,“會意化”處理對學生的理解和感知有正向引導意義。

總之,高中政治學科的重難點內容較多。針對政治學科的重難點內容,嘗試通過“趣化”實踐的方式,賦予政治課堂教學多元特征,啟發學生思維,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學習積極性,使政治課堂教學更生動、充滿趣味性。

作者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