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在“延河聯盟”成立兩周年之際,延河九校齊聚延安,共同舉行高校紅色育人基地揭牌儀式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趙剛出席并講話。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李衛紅、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王建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鄭吉春出席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延安大學黨委書記張金鎖致辭。

趙剛代表延安市委、市政府對基地揭牌表示祝賀。他指出,“延河聯盟”成立以來,秉承“延安根、延河魂”的共同精神原點,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同時也為延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延河聯盟”紅色育人基地的成立,為聯盟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搭建了新的平臺,也為青年學子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提供了新的契機。希望聯盟高校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合作交流,支持延安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延安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服務保障基地建設和發展,支持聯盟打造成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共同體,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紅色人才培養之路。

“延河聯盟”紅色育人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王建利表示,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大力支持、積極推動,為聯盟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撐。希望聯盟高校以紅色育人基地為平臺,加強交流合作,形成紅色育人合力,實現優勢互補、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創新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產出一批可借鑒、可復制的高水平教學改革成果,惠及北京和陜西乃至更多地方的高校;繼續加大對延安大學的幫助和支持,全方位支持陜西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助力陜西追趕超越。

李衛紅、張軍、鄭吉春表示,“延河聯盟”高校要做延安精神賦能思政“金課”的“鍛造者”、融入校史教育的“推動者”、走進學生社團的“力行者”,用延安精神指引和激勵廣大青年師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要以慶祝建黨百年為契機,繼續走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紅色育人路”。要在打造理論研究新高地、創新黨史教育新品牌、構建協同育人新機制、架好京延高校新橋梁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要以紅色育人基地為平臺,真正實現優勢互補、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延河聯盟”發展,助力聯盟持續走好特色鮮明的紅色人才培養之路。

“延河聯盟”高校代表重溫入黨誓詞

揭牌儀式后,聯盟高校在楊家嶺革命舊址舉行了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活動。

“延河聯盟”是由延安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9所誕生于延安的高校自愿組成的聯合組織,旨在積極探索院校合作機制,推動校際資源共享、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學生互派、課程互選,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進的協同創新機制,探索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紅色育人基地揭牌儀式是“延河聯盟”慶祝建黨百年“七個一”系列活動之一。此后,聯盟高校還將開展共建勞動教育基地、共繪辦學歷程壁畫、共辦紅色音樂會、共編紅色話劇、共創課程共享機制等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中央民族大學校長郭廣生、延安大學校長高子偉、陜西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姚書志出席儀式及相關活動。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