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陌生人的車,該怎么辦?
作者:張麗麗
發布時間:2021-03-17 10:51:48 來源:教師報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安全護我成長”。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內心的壓抑與擔憂與日俱增。道德與法治課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在學生的品德發展中,知識是基礎,情是動力,行才是關鍵。可是,大多數小學生只是停留在對書本知識的表面理解,到了實際情境中,依然是毫無章法,不知如何是好。上完“心中的110”一課,這種感覺尤甚。
課本上“不要輕信陌生人”這個情境,我想任何一個家長和老師看了都會擔憂,可孩子們的表現卻讓我感到后怕。他們甚至不覺得被陌生人騙上車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好像這種事離自己很遙遠。當我拋出“上了陌生人的車,發現自己被騙了,這時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這個問題后,孩子們一個個興奮異常,爭先恐后地說:“我用書包砸他”“我打開車門跑掉”“我給他頭上潑水”“我假裝要上廁所,然后跑掉”……他們一個個興致盎然,眉飛色舞,似乎這是一件和自己無關的事。
這種不以為然,這種安全意識的缺失,似乎讓我看到了這些熊孩子接下來將會遭遇什么。擔憂的同時,我大聲問他們:“你的勁再大,能打過一個大人嗎?”“你打開車門,跳下去就確保能跑掉嗎?最主要的是車門能打開嗎?”“你給他潑水,你知道他接下來又會對你做什么?”“你假裝上廁所,他會相信你嗎?”剛問了這幾個問題,我就開始哽咽了,其實我還有很多問題要問,也有很多話想對他們說,可是在那一刻,我的語言是那么的蒼白無力,一種挫敗感籠罩著我,生平第一次,我覺得語言是最無力的一種表達方式。
一時間,課堂氣氛有些沉悶,這些小不點似乎感到了某種微妙的變化,突然就安靜下來,一個個迷茫的眼神里,透著疑惑和不解。我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很快調整了一下思緒。我告訴他們:“你們知道和陌生人搏斗,說明大家都是勇敢的孩子??墒?,老師的問題是,你已經上了陌生人的車,怎么辦?”這時有個男孩子大聲說:“那我不上他的車?!逼渌瑢W一聽,也紛紛說:“對,堅決不上陌生人的車。”問題似乎糾結在這里,孩子們覺得他們找到了一種絕佳的解決方法,暗自欣喜??晌业膯栴}明明不是這樣啊,卡住了,就這樣卡在這里。
此刻,我的腦子飛速旋轉,該怎樣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身處危險境地,要趕快想辦法逃生。
這時,那部看過無數遍的美劇《小鬼當家》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有辦法了!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孩子們很感興趣,有的孩子說:“老師,這部電影我也看過?!闭n堂氣氛一下子又變得輕松起來。講完之后,我問他們:“電影中的小鬼凱文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機智?!薄奥斆鳌!薄坝赂摇!薄澳懽雍艽?。”“活潑又可愛?!贝蠹壹娂娬f?!八臀覀円粯哟?,也是八九歲?!眲偛耪f看過的那個男孩大聲說道。我馬上說:“對呀,凱文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和你們差不多大,他遇到的還是兩個剛出獄的盜賊,他的處境該有多危險??!大家想想,他為什么能戰勝兩個盜賊呢?”這個問題一出,全班陷入了沉思。
“他膽大,不害怕盜賊。”
“他樂觀,點子多?!?/p>
“他和盜賊玩游戲。”
……
聽孩子們說得差不多了,我慢慢說道:“大家都發現了,凱文是一個聰明活潑、機智勇敢的小孩,最主要的是他面對壞人不害怕,并能想出很多辦法來和壞人周旋,最后成功地把壞人趕跑,大家喜歡凱文這樣的孩子嗎?”
“喜歡!”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
“那我們此時也像凱文一樣面臨危險,我們該怎么做呢?”
“動腦筋,想辦法?!薄安惠p信,不害怕。”“拖延壞人的時間?!毕抡n鈴響起,孩子們似乎意猶未盡。我不知道這節課是否圓滿,又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但在此時,我卻篤信:課本中的情境不會發生在我們班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不會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會上陌生人的車。
走出教室,我想,孩子們能否知行合一還是個未知數。但只要通過學習,他們“心中的110”能時刻報警,也算是一件欣慰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