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該“唯分數(shù)論”
作者:師念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09:29:55 來源:陜西日報
近年來,校外培訓廣告滿天飛,培訓機構販賣焦慮、制造焦慮,無數(shù)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大后能有出息,從孩子步入校園那一刻起,就開始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家長們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個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輸在分數(shù)競爭的起跑線上。
3月8日,西安市民謝女士告訴記者:“我家孩子在建大附小上6年級,今年小升初。上周補習學校組織了一個考試,為初二物理競賽班挑選學生。”
據(jù)謝女士介紹,女兒所在的補習學校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分有提高班、重點班、重點A班、創(chuàng)新班、創(chuàng)新A班。謝女士家的孩子在創(chuàng)新班,屬于補習學校班級第一梯隊。而第一梯隊的孩子,由于學習能力優(yōu)秀,常常會提前學未來一兩年的課程。
謝女士說:“年前有人推薦我在微信上加入家長幫幫群,每人交19.9元費用入群后進行名校考試報名接龍,一場考試200元。考完后,家長們拿著成績單,等待對方對癥下藥。如果不給孩子報名考試,報名上補習班,家長會很焦慮。”
“家長焦慮”的背后,是“唯分數(shù)論”的指揮棒。上不了好初中,就很難上好高中,甚至連高中的大門也進不去。家長們熱衷于給孩子報補習班的最重要原因是想讓孩子“彎道超車”。
謝女士介紹:“上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補習課是最基本的,一年下來三門課補習費3.6萬元,還是最普通的大堂課。有些家長給孩子報名師私教課,一年補習費就得十幾萬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唐江澎說:“我教了40多年高中,在我看來,讓幼兒園的孩子養(yǎng)成整理東西的習慣遠比讓他們早識字重要,讓孩子多讀書遠比讓他們做那些閱讀理解題重要。上午奧數(shù),下午外語,一周七八個補習班,逼到最后沒了興趣,也就沒了學習。”
任何事都是過猶不及,適當?shù)难a課可能會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如果超負荷了,孩子不僅學習疲憊,甚至會產(chǎn)生厭學心理,家長的負擔也會大大加重。
學生沒有分數(shù)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數(shù)恐怕贏不了未來的大考。
西安市民郭女士的女兒就讀于西安某中學。她說:“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屬于中等偏上,我覺得這樣就挺好。有一些孩子埋頭苦學,所有課外時間都在奔波于各個補習學校。但是我不希望孩子過得這么累,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我更希望她能健康快樂成長。”
郭女士告訴記者,平常她會帶孩子出去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會和孩子一起看新聞了解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她覺得孩子以后要在社會上立足,不僅是會考試,還需要全面發(fā)展。
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shù)。分數(shù)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如果最后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唐江澎認為,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yǎng)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yōu)雅生活者,這樣孩子們才能以健全而優(yōu)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生活,造福國家社會。
實現(xiàn)這一切,都要從停止販賣焦慮開始,讓家長不再“唯分數(shù)論”,讓孩子可以快樂成長、全面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