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高校學業困難學生遠程精準幫扶的困境與對策
作者:武凌蕓 陳 潔 陳 莉 高 凱
發布時間:2021-03-09 11:32:00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疫情影響下,高校學業困難學生幫扶工作中教育實現的要素、教育組織形式和學業指導模式等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均對高校學業困難學生幫扶工作提出了新任務和新挑戰。本文據此提出,新形勢下,應構建學業困難學生思想引領與價值引導,差異化分析與精準施策、多元協同與整合推動的統一,建構協同育人的多元育人“學業導師”體系、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共體”網絡虛擬空間和線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努力提升高校學業困難學生遠程精準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遠程精準幫扶 學業困難學生 疫情防控
基金項目:本文系“學業領航”輔導員精準幫扶工作室的階段性成果、陜西理工大學2019年度校級科研項目“高校大學生學業精準幫扶路徑的實踐與探索”(項目編號:SLG1917);陜西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以學業考試成績分析為引線推動高校學業指導工作精準化發展”(項目編號:2018FXM16);陜西理工大學校級教育科研項目“計算機專業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學方式變革研究”(項目編號:JYYJ2020-07)。
課題:陜西高校2020年學生工作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對學業困難學生精準幫扶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0FKT52)。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學業困難學生幫扶工作中教育實現的要素、教育組織形式和學業指導模式等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使得原有幫扶措施不再符合實際,給幫扶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有效的遠程精準幫扶,已成為目前高校學生工作中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議題。本文從分析疫情防控期間學業困難學生幫扶工作所面臨困境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困境的相關對策,以便為疫情防控時期的高校學業困難學生遠程幫扶工作提供參考。
疫情影響下高校學業困難學生遠程精準幫扶的困境
1.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全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舉措。通常,學業困難學生具有理想信念不堅定、人生立志不明確、自我管理不嚴格、學習態度不端正、學業規劃不明晰等問題,導致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提升學業困難學生精準幫扶工作的首要問題。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團活動、形勢政策教育和校園文化活動。而在疫情防控期間,所有的思政課程及各項活動都轉為在線進行,這就對教育主體的教育效果和教育客體的思想認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應探索疫情防控期間有效加強學業困難學生線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認知認同是“知、情、意、行”的辯證統一過程,“知、情、意、行”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動態心理循環系統。在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將教育主體、教育客體和教育介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全部環節都轉為在網絡上實現,這使得學業困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實踐變得非常困難,而育人實踐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認知認同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是疫情防控期間學業困難學生精準幫扶的一大挑戰。
第三,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等。在疫情防控期間,育人內容更加側重于科學的價值導向、完整的生命教育和抗疫期間凝結的中國精神。因此,搜集、整理抗疫期間的生動素材,并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重點,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
2.幫扶組織機構面臨的困境
常規學業困難學生幫扶是以高校各學院的學生學習與發展指導中心為依托,根據學業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專業特點,綜合協調學生管理人員、專業任課教師及心理輔導教師共同完成幫扶工作。
第一,學生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學業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監督學業困難學生的學習表現和自我管理,將學業困難學生的日常管理情況及時反饋給專業任課教師和心理輔導教師。然而,疫情防控期間的空間阻隔使學業困難學生幫扶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管理人員需同家庭、社區、社會聯合,才能實現學業困難學生個人情況和學業情況的信息實時共享。
第二,專業任課教師主要為學業困難學生提供知識幫扶。常規幫扶模式是建立在權威基礎上的學業導師和學生之間的剛性管理模式,通過制訂學業計劃、定期答疑和跟蹤學習效果等方式開展。然而,疫情防控期間更需要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自主學習模式,這對長期以來依靠被動式學習的學業困難學生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三,心理輔導教師主要負責了解學業困難學生的生活背景、學習成績和學業狀況,通過談心談話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業情況,以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同時將學生的心理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管理人員和專業任課教師。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學生會產生恐慌、不確定感等情緒,這些情緒給學生帶來不適,增加了他們學業上的壓力,也給心理輔導教師的工作方式方法帶來了更多的任務和挑戰。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管理人員、專業任課教師和心理輔導教師三者協同育人的合力效果被削弱,所以迫切需要構建協同育人的多元育人“學業導師”體系。
3.學業指導幫扶模式面臨的困境
第一,常規學業困難學生學業指導幫扶模式是以教師為核心的診斷型指導模式,這是一種建立在管教式基礎上的學業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但在疫情防控期間,距離的阻隔使得個性化幫扶方式、幫扶評價與跟蹤體系、學生學習支持系統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此外,長期管教式、權威式的診斷型指導模式,致使學業困難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逐漸喪失了自主性、責任感和實踐精神。因此,構建高效的遠程學業指導模式也是疫情防控期間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第二,常規學業困難學生幫扶的學習內容安排主要是教師依據學生學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其制訂差異化的內容,在持續跟進學生學習內容完成的同時,校準下一階段的學習內容。但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線遠程教學方式是以標準化的流水線知識傳遞為主,以滿足基準水平的學生為目標,而這種無差別、標準化的教學內容對學業困難學生而言,缺乏必要的針對性。因此,構建針對學業困難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是十分迫切的。
第三,常規學業困難學生幫扶空間集中在校園內,有利于幫扶工作的開展。但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學習方式改為居家網絡學習,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均被解構和阻隔,知識內容的可靠交付體系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的誤差常會導致幫扶偏差。因此,高效運用網絡空間也是疫情防控期間學業困難學生幫扶工作的重要任務。
疫情影響下高校學業困難學生精準幫扶的對策
1.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在線體系
第一,開拓學業困難學生在線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團活動、形勢政策教育和校園文化活動擴展到線上,搭建學生管理人員、教學工作人員、心理輔導人員和學業困難學生共同參與的“云上思政”,通過網絡在線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抗疫中所彰顯的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和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勵志教育和學業規劃教育。
第二,提升學業困難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激發學業困難學生的參與感和價值感。學校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知、情、意、行” 中的實踐(“行”)部分,將學業困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性與自發性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激發思想正能量,使其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三,將抗疫期間的生動素材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重點。學校要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制度自信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紀律和規則意識教育、生命教育等。力求將人們積極面對疫情危機的行動轉化為思政教育資源,對學業困難學生思想政治進行教育精準施策,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2.構建協同育人的教育體系
第一,學校要積極協同學生管理人員、專業任課教師和心理輔導教師等幫扶力量。學生管理人員要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用抗擊疫情期間的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跡充實“思政課”和“課思政”,引導學業困難學生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同時,還要優化與家庭、社區、社會的協同工作,構建學業困難學生網格化管理模式,實現學生個人情況和學業情況的信息互通。專業任課教師可采用顆粒度更細的學習單元,用多元思維模型構建差異性的教學方法,用可追溯的日志動態反饋教學效果,引導學業困難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心理輔導教師用線上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的方式,用合理的認知療法對幫扶學生開展學業問題和疫情期間心理問題的疏導。
第二,學業困難學生幫扶主體應向家庭教育拓展。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通過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構建信任、鼓勵的啟發式學習模式,以及陪伴式網絡在線學習的方式,為學業困難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
第三,社會作為學業困難學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因素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社會互動理論,學習是基于社會交往、文化和共同體的環境而建構的。正確引導學業困難學生辯證地認識疫情防控下國家安全、公共衛生、醫療保障、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深刻變化,使其形成福禍相依的生命觀、命運與共的自然觀、幸福完整的自我觀、天道酬勤的行動觀是疫情防控期間學業困難學生教育管理的重點。
第四,建立起高效的學校、家庭、社區、社會協同育人體系。學校是學業困難學生教育教學的組織者,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執行者;家庭是學業困難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塑造者,良好的家風是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締造者;社會通過政治、道德教育促進社會安定與進步,是學業困難學生成長的推動者。在疫情防控期間,應構建學校、家庭、社區和社會四維一體坐標體系,整合育人資源,建構育人的體系,打通學業困難學生教育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3.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體制
第一,從以教師為核心的診斷型指導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核心的發展型指導模式。發展型指導模式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把學業、職業、生活及個人目標融入指導中,不僅關注學業目標,還將課程內外的教育經驗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支架式幫助,培養其自主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型指導模式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業困難學生的內驅力、自主性和責任感,豐富和擴展了學業幫扶的內涵和外延,是疫情防控期間學業指導幫扶模式的必然選擇。
第二,定制個性化幫扶學習內容,從傳統線上普適性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雙師型教學。網絡雙師型教學依靠學業指導教師和學助指導教師兩支力量。學業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利用線上直播、錄播課等平臺為學生傳遞知識和理念;而學助指導教師則主要是評估學業困難學生前期學業基礎,跟蹤課堂學習質量,從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等多個維度收集整理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采取精準施策方式,高效地將差異化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
第三,高效利用網絡虛擬空間,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共體”。“學共體”是基于網絡虛擬空間構建的“1+x”學業困難學生學習共同體,學校應充分利用好互聯網跨時空、信息實時反饋的優勢,在教師間、師生間、生生間、家校間、學校與社區間打造實時互通的網絡虛擬空間,以構建系統化的學業困難學生幫扶聯動機制。
參考文獻:
[1]林江玲.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途徑研究綜述[J].法制博覽,2020(17):220-222.
[2]劉貴芹.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3-7.
[3]李小玲,王建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思想理論教育,2020(4):98-102.
作者單位:陜西理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