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我嘗盡百般滋味
作者:高紅艷
發布時間:2021-03-09 10:32:4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人們在寒風中從四面八方回到家鄉,準備感受春節團聚的喜慶氣氛之時,一場疫霾便籠罩了整個華夏,一切都像按下了暫停鍵,人靜了,門鎖了,城空了……陰云積聚頭頂,憂愁充滿內心。疫情何時能夠消散?國家何時能夠重見晴天?人們何時能夠重現笑容?……而作為教師的我,最擔心開學之日能否重返校園。
果不其然,疫情讓我們迎來了一個最為特殊的學期。它讓我們的教學變得如此與眾不同:家里變教室,屏幕變黑板,老師變身為“線上主播”,學生變為線上“粉絲”。面對如此境況,大家一籌莫展。畢竟線上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它需要硬件和軟件設施,如電腦、平板、手機、網絡、直播的App、操作技能、使用技巧和方法等等,除了要適應設備,還要思考如何利用網絡平臺發揮切實的教學效率,如何確保每個軟件都能在課堂上得以靈活運用,使它能“服從命令聽指揮”。雖然困難重重,但沒關系,“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開始了特殊的“線上旅程”……
準備篇: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讓線上教學如期進行,離不開技術支撐。從最開始接觸釘釘這個App,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到創建班級、邀請家長、學習軟件的操作、開啟直播課程等等,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但遇到問題,我們不斷嘗試,不斷交流,不斷探討,可謂“十八般武藝齊上陣”,最終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有了技術的支撐,接下來就是教學內容上的研討。線上教學”到底教什么?孩子們又該怎么學呢?教學開始前一周,學校確定了教學的方向,以素養提升加復習鞏固舊知為主。于是,緊鑼密鼓的教研組活動開始了。一時間大家都變得忙碌起來,都在為這次線上教學做準備。群里一天下來就沒有安靜過。我不由感嘆,做線上準備真不容易!
終于,我們組的教學內容確定了。我們語文的線上教學分為四個板塊,即每日早讀、素養提升、每日練字、每日閱讀。雖然疫情使我們無法坐在一起共同學習,但是它并不能阻擋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每天早上同一時間我們會準時上線,將精心篩選的古詩推送給學生,有示范音頻進行朗讀,有詞語的注解,還有內容的賞析,讓孩子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和背誦,豐富他們的積累。
語文素養課程主要包括語文基礎知識的講授和名篇名著的導讀。為的是讓孩子們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在閱讀中暢游書海,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知識的魅力。《引號、破折號的用法》是為了讓學生懂得小標點有大作用;《句子變形記》是為了讓學生懂得句型變換的秘訣;《閱讀技巧專項訓練》是為了讓學生懂得閱讀題也是有跡可循的……《聽李天飛講三國》《聽李天飛講西游記》是為讓學生感受四大名著的獨特魅力;《唐詩宋詞的風骨氣韻》是為讓學生了解詩詞背后凄美的故事;《走進〈呼蘭河傳〉》是為引發學生對人性和社會的審視與思考……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都是為了讓孩子們足不出戶也能與名師零距離接觸,暢游知識的海洋,學習多姿多彩的內容,感受豐富多樣的教學。
下午10分鐘的書法訓練時間,我們利用視頻資源對學生進行指導,從最基本的筆畫練起,讓孩子們跟著老師認真仔細地練習,并將自己的書法課程作品上傳。每日閱讀是與素養課程相匹配的,根據名著導讀,推薦閱讀書目,鼓勵學生堅持每日半小時的閱讀或親子共讀,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技術搞定了,內容解決了,可難的是,學生學習環境變了,不再是熟悉的教室,這意味著老師平日里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作用,相比于學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而言大大降低了。我們很擔心線上課堂的教學效果能否和平日里一樣呢?為此,我們進行了深入教研,不僅把教學內容、課堂環節進行反復打磨,還想盡辦法增加可行性強的課堂互動,基本上每節課的設計都要提前一周開始鉆研。本身疫情期間班主任老師們防疫工作任務比較重,天天匯報,嚴格把關,為了全體學生的健康安全不敢有一絲松懈。所以我們組每位老師都是忙完白天的工作,犧牲個人休息時間,扒拉兩口飯,緊接著就繼續開始線上研討。看似一堂短短的20分鐘的課,背后是一次次的視頻研討,一遍遍的修改,它體現的是一個團隊的力量。最終,集中大家的智慧,我們準備冒著網絡不可控的風險增加課堂連麥次數,在留言面板里和學生們積極互動,給發言同學點贊送花,讓所有學生動起來,用肢體語言來書空生字等。在早讀課上,我們還準備嘗試唱詩的方式,通過播放教學音頻,進而帶著學生們一起唱詩,讓學生們在愉快的互動教學氛圍中,再次體會詩意,感悟詩情。
課堂篇:字斟句酌細推敲,拈精撮要費咀嚼
經過緊張的籌備,終于迎來了首秀。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坐在電腦前。為了保持環境的安靜和網絡狀況良好,我要求家人在我上課期間,不可以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不要用網,請他們暫時待在別的房間不要走動,千萬別出聲。關了窗戶和房門,再次檢查自己的設備,希望一切都能做到完美。
快上課了,看到學生們陸續進入釘釘群,我和大家道一聲早安,很多同學也在和我打招呼,“高老師您好!”“高老師早上好!”看著屏幕上跳動的可愛文字,我瞬間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園,回到了真實的課堂,看到了孩子們親切可愛的小臉龐,這讓我開心不已,緊張感早已跑到九霄云外。
開始上課了,我們進行得非常順利,和孩子們的互動很暢通,很慶幸沒有出現網絡卡頓的狀況。但線上自主學習不同于傳統課堂,最讓人憂心的就是,我看不見孩子們的臉,聽課狀態無從得知。好吧,那就刷問題給他們吧。不一會兒,答案在屏幕上內跳動。看來,孩子們還是很乖的,很認真的。看著孩子們發送的視頻中天真可愛的小臉,聽著他們熱情洪亮的聲音,感覺著輕快優美的語調,我仿佛置身于仙境,耳邊傳來猶如天籟般的聲音,不能不說這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成就。
20分鐘的直播教學,雖然和傳統的課堂有很大的區別。但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磨難。能夠為學生百無聊賴的居家生活添色,替家長分擔絲絲焦慮,也是值得的。
改作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吾消得人憔悴
“行路難,難于上青天。”網絡批改作業之難,更難于上青天。之所以說難,夸張一點的說法是因為我們得“一邊點眼藥水,一邊搜查錯別字”。哪一個筆畫有問題,哪一個拼音標調有問題,哪一個標點符號有誤,哪一個詞語用得不夠準確……都休想逃過老師們的“法眼”!更何況同學們的提交方式五花八門,橫的,豎的,斜的,清晰的,模糊的,我們只能將手機玩出花樣,擺出不同的姿勢批改。一趟下來,腰酸,背疼,眼睛疼,真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但看到孩子們及時地糾錯,認真的態度,我們竟情不自禁會心一笑,猶如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之下,溫暖如春。
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新奇伴隨著擔憂,擔憂摻雜著喜悅,喜悅包含著辛酸,可謂是“五味雜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但我們依然在云端教學的道路上前行著,努力為學生們打造出最完美的空中課堂。我們堅信,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特殊的春天里,播撒希望的種子,悉心澆灌,定會開出最美的花朵!
作者單位:榆林高新第五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