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的核心價值是“在生活中學習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2020年的一場疫情為所有人打開了一本生動而厚重的“教科書”,面對非常時期的在線教學,教師、家長、孩子對“課程”的理解,對“課”的理解不斷更新。教師也對“立足語文學科素養,如何建構小學語文校本課程”有了新的思路和認識。

一、拓展語文課程內容

立足疫情現實,語文教師要不斷拓展語文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還要突出五育并舉的落實。結合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培養目標設計簡要的《語文課程菜單》。下圖表格是“停課不停學”期間某小學兩周的課程內容,課程板塊有“自學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生活訓練”。每個年級依據課標與學生身心特點,在各板塊下設計具體內容。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家長、學生成為真實而有力的學習共同體。以前,因為時間問題、思維問題而緩慢地發展著語文校本課程,在非常時期的背景下,在家校聯合的背景下校本課程得到深耕和生長。

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停課不停學”更多的是挑戰孩子們學習的自律能力、自學能力。教師要以學生自立生活、自理生活、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為基點,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

第一,項目式學習的實施。項目式學習因其“任務驅動”的特點,在疫情期間發揮了極大優勢。比如,一年級語文開展:“我給大家講故事”活動,“我的第一個寒假”微型演講課程。二年級開展“我給大家講新冠病毒” 活動。三年級語文開展“特殊時期我的日記” 活動。四年級語文開展“創編我的詩集”“讀整本書閱讀展示” 活動。五年級語文開展“有趣的漢字”學習活動。六年級語文開展“用思維導圖梳理畢業小論文” 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安排指向清晰。

第二,自律能力的鍛煉。較長時間在家學習,學生的自律受到極大挑戰?!霸诰€教學”一開始,學校就發出了“手捧圖書,宅家看世界!”的閱讀倡議和“閱讀小達人”評選標準。“閱讀小達人”沒有名額限制,每位學生都可以申報,生生之間互相展示和評價。通過網絡,學生用美篇、讀后感、好書推薦、手抄報等各種形式展示自己讀書的收獲。家長分享展示到班級群里——師生互相評價,教師分享到學校群里——全校師生互相轉發、學習。所有學生都有機會表達“我自律,我在讀書”的聲音和行動,也感受著自律的成就感。

三、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

“互聯網+ ”背景下的在線教學不斷沖擊著我們的思維,顛覆著很多教師對教育的固有認知。“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語文課程,如何借鑒前期線上教學的經驗?”也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思考。關于語文課程與課堂建設,我們也更加主動了解“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簡約思維、迭代思維、平臺思維等,并從中獲得啟示。

第一,用戶思維與“以生為本”。 用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最重要的,即“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边@和教育一脈相通。學校的用戶是誰?學生。教育教學要堅持以生為本,我們是否把學生當用戶,站在用戶角度提供細致的個性化服務來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課程是一個學校的產品,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社團課程、社會實踐課程的質量內容是否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足課堂,我們教師是否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核心素養?我們是否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的評價方式是否聆聽到學生的聲音?

第二,簡約思維與“目標設置”。簡約思維是說: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們。因此要遵循兩個法則:一是專注。二是簡約。我們的課程建設可以獲得這樣的啟示:語文校本化課程、語文社團課程的種類、語文校園節日課程內容不能“大而全”,要樹立“精而深”“少即多”的課程理念,立足學科本質來架構各板塊的課程群,讓課程整合和融通。

第三,迭代思維與“教育自覺”?!暗季S是一種以人為核心、反復、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有兩個要點,一個微,一個快。小處著眼,微創新?!痹诰€教學讓我們所有人更深切體會到變革的力量。用迭代思維審視課程建設:新課程教學實施本就是一項重要變革,教育變革不需要疾風暴雨,但需要小步伐、持之以恒改進。用迭代思維審視教師成長:我們更多的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成長內驅力的激發以及成長自覺,教師作為教育變革的主體需要有一份靜氣,同時也需要一種敏銳的眼光。每一位教師需要將變革落實到課堂中,落實到師生的每一次接觸與交往中。

第四,平臺思維與“開放理念”。“互聯網的平臺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要遵循三個法則:一是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二是善用現有平臺。三是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臺?!蔽磥淼膶W校將是一個學習平臺和一個學習的應用而已。我們應該擁有更開放的理念:有圍墻的學校,也有沒有圍墻的學校。教師和課程甚至學校里的其他服務將不再固定,學習方式更是無處不在。用平臺思維思考語文課程,課程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除了教材,除了校內資源,課程建設資源可以外延到家庭、社區、博物館、圖書館、景點等,這些都是課程建設的空間。眾多家長、社會人士以及學生都可以是課程開發者,部分專業課程研發機構也可以充實到學校課程建設中,用平臺思維思考語文課堂。

非常時期的在線教學讓語文課程建設在“互聯網+”背景下繼續深耕,語文教師加深了對“課程”“課堂”的理解,更提升了“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使命。面向未來,更多語文教師將繼續尋找課程建構、課堂建設的答案,在思考和實踐中更好完地成“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 的教育命題。

作者單位 西安市蓮湖區遠東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