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作文怎樣才能妙筆生花
作者:蔡渭東
發布時間:2021-03-03 15:45: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學生在寫作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問題繁多,比如,情節失真,沒有新意,不注重細節等。面對這些普遍的習作問題,語文教師要挖掘問題背后的原因,提出應對措施,為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助力。
一、注重素材積累,豐富選材儲備
素材積累有三種較為有效的方式。第一,利用課本積累素材。第二,堅持寫日記,積累素材。第三,課外閱讀,豐富積累。通過這三種途徑,學生就可以豐富選材儲備。
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改卷時,會發現了兩個問題:(1)素材選取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很多學生還在用那些“老掉牙”的素材。(2)素材的真實性過低。有些同學找不到合適的素材就會自己編素材,創造出來的作文沒有真實感。通過學習《落花生》,學生積累到,花生不僅用途比較廣泛,它的生長過程也蘊含著做人的道理。課文給學生積累素材提供了一個方向,他們可以選擇相近的、熟悉的素材用于寫作。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積累課文、語文園地中一些經典的語句和段落,在寫作中都可以直接運用。還有就是堅持寫日記,也能積累并且挖掘出一些生活化的素材。
二、培養觀察能力,選取新穎角度
一個具有良好觀察能力的學生在選舉作文素材時,也一定有著獨特的標準,可以做到“出奇制勝”。對于寫作來說,角度的選取非常重要,如何從眾多的文章中脫穎而出呢?學生不妨從新奇的視角出發,向教師展示一個新奇的世界。
在課下要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首先要感受生活的真實,其次要感受生活的不同,最后要留心生活的細節。感受生活的真實,學生的作文才是有溫度的作文。感受生活的不同,可以發現社會中一些新奇的事情,進而推開寫作的大門。而留心生活的細節,會讓作文變得更加的細膩。比如,原先大部分同學在描寫四季時,都會描寫環境的變化。而有的同學善于觀察生活,他就從一個新奇的角度描述著四季的變化,在這位同學的作文中,他描寫了路人服飾的變化,然后引出了四季的變化。確實,服飾也具有時令感。季節有變化,不僅環境會發生變化,人們的衣物也會隨之作出調整。這樣的作文不僅顯得非常的真實,而且也非常的細膩。
三、強調引導學習,把握學情起點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寫作,都會采用“先寫后導”的方式。先讓學生創作,然后在引導他們一起分析。其實,教師還可以采用“邊寫邊導”或者“先導后寫”的教學方式。
比如,某個班的學生寫作能力不高,很多人在寫作前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構思,寫出來的作文也不如人意。于是,教師就選用了“先導后寫”的方式。先帶領學生一起分析作文題目,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創作。例如,小學五年級寫作單元“縮寫故事”的教學,本次習作是縮寫故事,要求按照課文所給的例文,照樣子縮寫《獵人海力布》的其他段落,或者選取其他的民間故事進行縮寫??s寫時要注意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故事情節要連貫,語句要通順。教師先和學生一起審題,向學生詢問了幾個問題:《獵人海力布》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你準備裁剪哪一部分的內容?哪些部分可以刪減?哪些部分不能刪減?判斷的原則是什么?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立意: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誰?關鍵的情節和詞句又是什么?學生在縮寫故事時,雖然要讓故事變得更加的簡潔,但是也要保留原文的內容。學生在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后,在寫作中犯的錯誤就比較少了。
四、注重作文修改,養成良好習慣
寫作能力的提高也要落實在修改能力的培養上。作文修改是對文章的潤色,一篇好文章的創作一定離不開文章的修改。文章的修改分為三個方面:文章語言的修改、文章結構的修改和文章內容的修改。
學生可以先進行語言的修改。首先通讀文章,修改文章中出現的錯別句和病句,減少文章中出現的語法錯誤。比如,將“夜深人靜,想起今天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著”這個句子修改為“夜深人靜,想起今天發生的一連串事情,我怎么也睡不著”。如果學生對自己的文章不是很滿意,還可以進行結構上的調整與修改。比如,某個同學創作了一篇名為“讀《昆蟲記》有感”的文章?!独ハx記》是著名科學家法布爾的作品,通過這本書籍的閱讀,這位學生變成了一個學會觀察生活的人。他想表達的感受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夠了解世界的奧妙。但是仔細分析這篇文章。文章80%左右的內容在寫《昆蟲記》的內容,而僅有20%的內容在談學生的讀后感,結構安排得不夠合理。所以,學生要對前半部分內容進行壓縮,后半部分內容進行擴張。有時,學生在表達情感,突出人物個性時選取的素材并不合適,自己在修改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更好的素材,就需要進行內容上的更替和修改。當然,每次教師評改之后給出的修改意見也非常寶貴,學生需要仔細的品讀。每次文章的修改,學生都會有所收獲,有所進步。長期堅持作文的修改工作,他們也就一定會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五、精讀優秀范文,收獲寫作經驗
范文具有很高的品鑒價值。但是很多學生只是簡單的閱讀范文,最后粗略得出“范文寫得很好”的結論,并沒有對范文進行深刻的剖析,難以總結和收獲寫作經驗。在分析范文時,學生也可以開展適當的仿寫和改編訓練,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在逆境中成長》這一篇范文的品析和學習,在文中有一段寫得很好,“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風沙中的仙人掌花,在經歷一次次失敗接受了一次的冷嘲熱諷之后,他終于寫出了《簡愛》,轟動了文學界。失聰的貝多芬,艱難跋涉于荊棘叢生的黑白鍵上,用手指重重地扣響了神圣的命運之門,揮灑出一部音樂家頑強與厄運抗爭的輝煌樂章。司馬遷無辜入獄,在地獄中忍受宮刑,忍辱負重,一直頂著巨大的壓力完成了史學著作《史記》。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列舉了這幾個例子來深化文章的中心,讓讀者領略到“逆境雖然磨練了我們的意志,但也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的道理。仔細分析一下這段描寫的“好”和“妙”。首先,作者選取了三個非常典型的在逆境中成長的例子,貝多芬、司馬遷以及夏洛特勃朗特,都是非常知名的人物,能夠引起作者的共鳴。其次,作者在描述這些名人的事跡時,還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讀起來朗朗上口。整篇文章的語言也非常的瑰麗,使文章的內容變得更加的精彩。今后,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名人事跡來深化記敘文的主題。在交代名人事跡時,我們也可以對它進行潤色,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展現我們的語言功底。精讀范文,范文就不會像絢麗的煙花一樣在我們的腦海中短暫地停留,而是以一種更美好的姿態長期停留在腦海中。
六、不斷反思進取,提高作文高度
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在接觸同一種學習任務時,會遇到不同的學習難題,每個學生的作文瓶頸就不同。有的學生因為語言而煩惱,有的學生因為作文素材而煩惱。所以,學生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獨立性的反思,才能夠提升自己作文的高度。
比如,有位學生一直有“考試時間不夠用”的煩惱。為什么作文時間不夠用呢?他發現自己構思的時間過長,在腦海中搜索素材的時間過長。如何縮短自己構思的時間呢?如何一看到題目就能快速匹配相關的作文素材呢?這位學生不斷反思,找到了原因。他平常在積累素材時,沒有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看到一個就積累一個,所以他的素材非常的混亂。有時自己都不記得自己整理過的素材。經過反思,他對原先的素材進行了整理歸納,把景物類的素材歸到一起,把表現情感類的素材歸到了一起。這樣,他對自己的素材更加熟悉,也就縮短了匹配時間。除此之外,他還想到了一個辦法,每次考試之前,他都會快速過一下自己積累的素材。逐漸他就沒有這個煩惱了,而且一去不復返??荚嚂r,他還有時間在結尾部分深化主題,作文的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小學高年段的每一個學生都應當充分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不斷的反思,找到解決辦法。對于寫作中的問題和毛病,如果一次反思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就進行兩次反思,兩次不夠就進行三次。教師沒有辦法統一安排反思的工作,學生就需要自覺進行反思活動。正如基米特洛夫所說:“要找時間來考慮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笔钦栠€是負號,假如是正號,很好。假如是負號,那就要采取反思措施。
總之,小學高年級的習作教學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要有所突出,有所重點,有所強調。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眉縣齊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