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試卷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助推器
——以小學數學試卷分析為例
作者:?張玉珊
發布時間:2021-03-03 15:41:0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數學是基礎性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概括、實際應用能力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是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的關鍵階段,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影響,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夠避免產生畏難心理,還能夠開啟數學學習的愉快旅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次次的大小考試就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展示,能夠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階段性成績和問題,也能夠反映教師的數學教學能力。教師要想讓數學考試成為學生成長的“加油站”“助推器”,就要在數學試卷分析上下功夫。小學階段對學生來說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筆者就小學數學試卷分析進行了實踐調研,下面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思考,以期能夠為同仁提供幫助。
一、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教師在講評、分析試卷前,要對試卷的整體考點進行梳理,對選擇題、填空題、應用題等考查的范圍,以及本階段重難點、疑難點問題的分布要胸中有數。這樣在閱卷后,才會從全班學生的答卷情況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現狀,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這樣一來,教師講評、分析試卷時才能有的放矢,重點突破。例如,低年級段試卷一般考查基礎性的知識多一些,學生做選擇題和填空題時就很容易得分,因為這類題型語言簡單明了,好理解,但數學應用題型往往題意較難理解,學生將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不清楚,將數學關系沒有捋順,就容易出現列式錯誤導致計算錯誤,這類理解性錯誤是低年級試卷分析的難點,也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難點。因此,教師分析一二年級試卷時,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幫助學生理解題意。這樣一來,學生升入三年級后,隨著數學應用題的增多,他們就能夠理解題意,做對數學題了,考試時也能得心應手,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二、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試題
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試卷,讓學生了解分數背后的問題,從心理上接納錯誤,主動改正試卷問題,及時消滅學習上的難點疑點問題,并認真做好錯題歸納,方便復習時使用。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只是盯著數學成績,不從分數上看問題,那么考試的意義就沒有真正體現。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告訴學生,考試是為了檢測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查漏補缺。分數能夠反映學生的努力程度,也能夠反映學生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有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并認真改錯,考試才有價值,才能更好、更早地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才能進步得更快。通過引導,學生已經不畏懼考試了,心理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能夠積極分析試卷了,教師講評時他們也能認真聽講了,錯題集也能主動整理了,也能舉一反三地解決數學問題了,逐漸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此外,筆者還建議學生在每次分析試卷后,在試卷上寫幾句寄語,為自己加油打氣,讓這份小小的試卷賦予自己更多的正能量。
三、要大膽讓學生唱主角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是否理解了題意,并完成了試卷改錯呢?大多數教師肯定會說讓學生自己講。可是一節課的時間很有限,學生的錯誤又是五花八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高效、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在課前選擇幾道大家錯誤比較多的典型試題,難度應中等偏上,讓3名學生分別講解,讓他們重點說一說自己的算理、算法及錯誤原因。其次教師要利用小組合作,開展高效交流,讓學生互相交流解題過程,交流解題思路,這對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掌握數學算理,拓展數學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四、利用信息化技術有效做好試卷分析工作
筆者認為,每一次試卷分析都是教師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評價機會,也是學生自我認知和評價的好時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該注重過程性評價,而一次次試卷分析就是一個個連接點。因此,教師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將試卷分析的“點”串聯起來,建立學科的學生評價數據庫或班級數據庫。例如,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利用Excel制作學生試卷分析評價表,并將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數學試卷分析數據統計起來,從各個題型的得分及錯題的難度系數等方面分析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和進步的程度。用數據說話能夠體現數學學科的嚴謹性和縝密性,這種與時俱進的方式學生很樂于接受,也能夠認真對待每一次試卷分析,在日常學習中也會更加用功。
總之,教師要想讓學生在每次考試中都能夠有所進步,就要主動提高自己的試卷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好習慣,讓學生不再畏懼考試,能夠從試卷分析中不斷汲取能量,助推自身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