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是人生求學階段重要的基礎學段,因此我們班主任要有清晰的管理思路、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法,將班級打造成為和諧團結、積極向上的優秀團體,讓學生在豐富體驗的基礎上得到智慧的提升,也就是讓情感和智慧和諧共生,即打造“情智”班級。結合筆者多年的帶班經驗,現談談構建“情智”班級的管理方法。

首先,在自主合作中形成相互尊重的友愛班級。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班級管理中都非常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引領下,班主任要做到盡力營造相互尊重、和諧友愛的氛圍,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要給孩子營造出班級處處有愛,讓孩子感受到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

第二,在各類班級活動的組織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擔當意識,讓“情智”多元提升。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隱形領導者”,所以在各類活動中要盡力安排每個學生參與,根據學生的特長在活動中“因材施教”,讓人人對班級有貢獻,培養學生的責任和擔當意識,讓他們用智慧和素養體現愛班、愛校之情,也讓情感和智慧在活動中有效提升。

組織活動是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活動組織的方式、參與度、獲得感都會對班級管理產生影響,筆者對班級活動的組織原則是“多員參與,重在體驗,貴在提升”。如在三年級組織“數學游園會”,我讓數學課代表組織各小組同學出題,并讓他們自己選出游園會的闖關題。而在闖關裁判的設置上,我讓平時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擔任,因為擔任裁判一職需要提前熟悉闖關題,并理解題目的意思和解答過程,這樣也是變相讓這部分學生自己提前完成闖關題,賦予他們裁判的權力,會提高他們對活動的參與度。實踐證明,這樣設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活動體驗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活動的目的,提高了學生為班級服務的責任意識,也讓班級的凝聚力更強。

第三,重表揚多激勵,以“柔性管理”提升學生自信心和班級認可度。6~12歲的學生,最期待教師和家長的認可,而表揚學生是班主任在管理中常用的“法寶”,在這里班主任就需要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在春季的運動會上,我們班由于兩位主力運動員突然生病無法參賽,班級總分名次靠后,全班士氣低落。我及時幫助全班同學調整心態,突出表揚發揮較好的學生,比如有學生今年的跳遠比去年跳得多了十幾厘米,參加接力賽的學生今年都沒有掉棒,某同學帶領全班的加油口號很有創意,某同學很注意班級的衛生……這些具體的表揚語言,成功轉移了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受到了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是會被班主任看到和認可的,學生們便從心理上不再為總名次不好而焦慮,接下來的項目他們都以輕松自信的心態去完成,全班同學都沉浸在運動會帶來的喜悅和快樂中。試想,如果我一直對學生說要提高名次、努力加油的話,在“剛性”加壓下,他們就會越來越緊張和焦慮,也不能很好地感受和體驗運動會所帶愛的樂趣,而采用“柔性”策略,以具體表揚和學生們在思想上的同頻共振,才能達到最佳的班級管理效果。

第四,充分發揮家長和科任教師的重要作用,在“情智”班級創建中凝聚更多力量,朝著共同的班級目標相向而行。班級管理的主體責任人雖然是班主任,但是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班級管理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強有力的隊友支持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而班主任最好的“隊友”便是科任教師和家長朋友。因此,在班級規章制度和活動組織中,班主任都要多征求“隊友們”的意見和建議,在對學生情感和智慧雙培養的道路上出謀劃策,共同發力,以匯聚更多的愛和智慧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總之,讓孩子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有控制管理情緒的能力以及較高的素養知識,是我們教師和家長的共同追求,也是小學階段為孩子做好基奠的重要內容,未來相信在班級管理的探索中,我們會向家長交出更滿意的答卷。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