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融合與實施
作者:王永芳 劉 堯 向紅麗
發布時間:2021-03-02 10:07: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由此可以看出,傳統文化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從小讓幼兒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不僅能夠強化幼兒對傳統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了解,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與人為善、愛國愛民的良好品德。本文將依據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特點,談談如何將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活動有效融合。
一、多種途徑品沁傳統精髓,提升教師傳統文化素養
成人的言行舉止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是推進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為了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我園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國學導論》線上學習活動,了解了國學演進的基本規律,拓展教師格局。開展繪畫、好書推薦、讀書分享等活動,激發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圍繞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區域環創中,開展“區域環境創設研討”教研活動,使幼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讓環境成為幼兒快樂游戲與發展的天地。教師們深研細讀,積極交流討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精髓和營養,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受益匪淺。
二、多彩活動沁潤幼兒心靈,實現與傳統教育的融合
為了使傳統文化深植于師幼的內心,我園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使校園處處成為教育佳境,不斷滋養幼兒心靈,讓中華美德得以傳承。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如開展投壺、滾鐵環、丟沙包、踩高蹺、跳竹竿等傳統戶外游戲,不僅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同時使他們了解了古代民間傳統游戲,并在游戲中建立“規則之于人也,須人人凜遵”的行為意識。利用餐前、離園活動前進行古詩詞朗誦活動,讓幼兒在吟誦中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和意境美,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利用笑臉貼獎勵的形式開展“光盤行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勤儉節約的高尚品質。
通過開展《我是中國娃》《十二生肖》《過年啦》等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為自己是一個中國娃而自豪,同時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傳統藝術的美,提高審美和對藝術的欣賞能力,激發表現和創造力。
開展傳統文化節日活動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扒迕鞴潯敝黝}活動讓幼兒知習俗、懂感恩,通過放風箏、踏青、感受萬物凋零的寒冬將過、生機勃勃的春天真正開始,感受傳統文化中對季節準確把握的神奇,聽一聽相關知識,畫一畫心中的美好,緬懷先輩與先烈,感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端午節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親手制作粽子、綠豆糕、做五彩繩、龍舟游戲等系列活動,在制作品嘗美食與快樂游戲中,讓幼兒豐富生活經驗、感受節日的文化內涵,激發愛國情感。重陽節時,教師組織幼兒唱歌、制作小禮物,為幼兒園里的老職工送自制小禮物、揉肩,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孝順的事情等,讓幼兒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中對長輩的尊重,讓他們懂得長幼有序,孝字為先,感受孝文化,感受家文化。
除了傳統的節日文化,我們還把一些具有優秀文化內涵的節日也加進來,讓幼兒感知節日的目的意義所在,與時俱進,吸收精華。如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邀請民間藝人來園表演木偶劇、“三·八節”“母親節”主題活動中引導幼兒用手中的畫筆,為親愛的母親送上一幅值得一生珍藏的畫卷,做一件讓母親感動喜歡的事情。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民族認同意識、建立文化自信。用我們一點一滴的沁潤,將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素養不斷地內化于幼兒心靈。
三、家園合力傳承經典,共同弘揚傳統文化
幼兒基本素養的發展和提升,離不開家園共育。在“慶元旦迎新年”聯歡活動中,家長與孩子寫春聯、說相聲、唱秦腔、演變臉,感受到傳統文化是我們凝聚到一起的黏合劑,是我們共同的文化積淀與傳承讓我們成為了中華民族,讓我們年復一年得以快樂相聚。舉辦中華成語故事秀活動,家園共讀中華經典,聆聽古詩書韻,并以比賽的形式激勵人人參與,在身著古裝、朗朗講述成語故事的時候,幼兒已在參與中感受到千年文化的力量。同時大力推進親子民間游戲,讓家長與幼兒一起享受民間游戲的美妙樂趣,感受傳統經典的魅力。
作者單位 西安市航天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