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贊說起
作者:田玲 寶雞高新中
發布時間:2021-02-22 09:58:16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早晨遇見一個舊友,說每日看我寫的東西,覺得自己沒什么文采,想寫點啥,又不好意思,生怕被笑話了去。我笑著調侃,想說啥你就說,管那么多干嘛。不想說你就只管看,高興了戳個“點贊”完事。
“不不不,我不點贊。你們一起的我認識十幾個呢,給這個點贊不給那個點,人家怎么想呢!所以,我不給你點贊。”她皺著眉頭連連擺手,頗有幾分發愁似的。
天神,這么復雜啊!我好像能明白為啥我沒回復留言,顯輝妹妹一氣之下取消關注了。這點個贊這么麻煩,還得考慮平衡,實在太累。忽然想起,上周給領導提意見,領導都不轉發學校公眾號文章,大家當然不熱心了。領導在會上說,他不發圈,也不點贊,給張點不給王點,還有意見。我當時覺得挺好笑,哪有人這么看重贊啊!專門去瞅給誰點了沒給自己點,時間可真多。現在看來,所言非虛。
我翻了翻,微信里有千把號人,各地的老師占絕大多數。如果以點贊論友情,我估計都被大家拖入黑名單了。極少特意去點贊,多半是閑暇時翻一陣子,那個時段,看見誰就給誰點一個。要都翻一遍,還不得把眼睛看花了啊,就別睡覺好了。偶爾,想起很久沒看見哪個朋友了,專程去看一圈,也是有的。或者,有人去旅行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就特意去朋友圈看看,跟著神游一番。比如海燕姐這幾天去澳大利亞了,很惦記袋鼠和考拉以及碧藍的天空和海水,早起賴床的那幾分鐘,會把她這幾天的相冊翻個遍。平時,忙得陀螺似的,常常幾十天都看不到她的圈,哪還能挨個給她點贊呢!
看來,倘使做研究,可以考慮點贊現象,再起個文縐縐學術化的名字:關于朋友圈關注度與人際關系平衡的研究。
想起一個很要好的妹子,至少我認為關系是很鐵的。她給我周圍的人都畫了像,唯獨沒給我畫。如果從均衡友誼的角度講,我絕對有生氣的理由。可我為什么居然沒氣呢?因為我很清楚,像我這種大眾臉,走哪里都有人說好像在哪兒見過的人,真心不好畫,長相沒顯著特點啊!還有一個朋友從2009年答應給我捏個頭像,到現在都沒兌現。為啥?不好捏啊,五官平淡無奇,缺少具有標志性的部分。類似整容的人,看時感覺一群都長一個樣,典型的臉盲癥。那些長相有特點的人,就比較容易畫出捏出神似感,比如葛優的嘴,姚明的腿。所以,以前開玩笑還偶爾假裝為此矯情一下,現在提都不提了。不是不整,而是不好整。就像點贊,哪有功夫把每個人都給點一遍呢。也不對,加的朋友特別少的還是可以做到。如果我媽玩微信,就可以給我們都點贊了。我給她加的朋友都是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子孫女,總數十個,每天都看一遍,給點個贊,完全是可以的。可惜,我媽不玩。
同理,我碼字,本來就相當于記日記,觀察生活,留下回憶。原本就是自娛自樂的,以前給五六個群固定分享,現在習慣養成了,也不丟了,免得讓別人有壓力,或者心生厭惡:每天晚上十一點多,“咣當”丟一篇千字文來做宵夜,被嚇到了。寫了就好,喜歡讀的,閑了自會去翻看。哪能期待別人天天等著看呢!又不是網紅,沒什么看頭。
說到底,做人簡單點,隨性點,千萬別整那么復雜,做個有趣的人就好啦。所以,親愛的朋友,如果我沒有給你回消息,如果我答應給你干個啥又沒見動靜,如果我借你錢沒有還……你一定要記得提醒,千萬別不好意思,影響我們的友情,因為原因只有兩個:一是沒看見,二是忘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