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浸入式教學在我國已開展了20多年,現在西安已成為這一教學領域的“高地”。近日,《教師報》記者就西安市中小學英語浸入式教學的相關問題,采訪了此項教學實驗項目負責人西安外國語大學遲延萍教授。

記者: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在校外報英語輔導班,這個現象從側面表明中小學學校英語教育滿足不了家長的需求。從教育教學的角度講,您認為現在中小學英語教育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遲延萍:教學改革從教學理念上講,我覺得有很大進步,但從普通英語教學來講,目前大部分學校還是把英語這門語言的“本體”作為學習的內容,教學主要任務是在教英語的“語言結構”。這樣有幾個方面的局限:一是教師要花很多精力去想象一些情景,并把其設計成教學情景進行教學,上課既不真實,也比較“費力”;同時學生學習的也不是生活和學習中真實的內容及“普遍”表達方式,“教學內容有限”是普通英語教學里存在的普遍問題。另外,在普通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對詞匯、句型反復誦念和機械運用,導致普通英語教學雖然在形式上有所變化,但是聚焦點還是原來的“內容”并未改變,局限了學生掌握語言的環境及“運用語言能力增強”的空間,不能滿足國外生活、學習、研究的現實需要。

記者:近年來,很多實施浸入式英語教學的學校里的孩子家長紛紛撤掉了校外輔導班。作為英語浸入教育專家,您覺得浸入式教育是如何提升學校英語教育質量的?

遲延萍:首先,浸入式教育源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的法語浸入式教學,經過了近30年的實踐,給世界各國提供了有效的第二語言學習經驗,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教學方式。其次,引入中國后,我們結合中國國情進行了調整。1997年,我國英語浸入式教學在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和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合作研究項目的推動下進行,在中方專家強海燕教授和加方專家Linda.Siegel共同倡導和建議之下從幼兒園開始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驗,用英語以幼兒園作為起始階段除加拿大外,中國在世界上是第一個。一年之后因效果顯著決定在小學階段繼續進行,直至小學六年級。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學采用半日制活動,即半天使用漢語,半天使用英語,每天如此。半日活動時,教師全部使用英語面對學生。小學階段英語浸入式實驗選取思品(現為道德與法治)、科學、體育、音樂、美術五門學科課程,以每周8課時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五門課程大范圍擴展了學生語言學習的內容與真實環境,與學生學習實際緊密相聯,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也提高了學生學習這五門學科的興趣。在實驗過程中課題指導組始終要求實驗學校確保每周8個課時的教學時間。中學階段選擇更多的學科課程即歷史、地理、科學、道德與法治、物理等課程進行英語浸入式實驗教學。

記者:據您了解,西安市實施這種教學方式以來,參加實驗的學校和學生都有哪些方面的明顯提升?

遲延萍:西安地區已從最初的5所實驗學校,發展到30多所。西安的英語浸入式實驗也輻射到其他地區,比如廣州、北京、上海、寧波、武漢、福州等地?,F在國內范圍實驗一直穩步進行的還是西安,并且西安英語浸入式實驗進行的階段最高至高中階段,實驗涉及的學科也最多。目前,已有十多萬學生先后接受過英語浸入式教育。

該實驗對教育改革帶來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學校辦出了特色。由于學校著眼于提高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而選擇英語浸入式進行教學,從而全方位開展教學研究,逐步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吸引了眾多家長和學生。其次,教師隊伍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很多學校在實驗開始時僅有一二名教師,現已擴大到20多名英語浸入式教師,一些教師通過浸入式教學培養,已多次在本地區和全國各種教學比賽中榮獲多項獎勵。20多年來,各實驗學校培養了一批批出色的學生,一定程度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

此外,很多實驗學校也已成為了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生的實習基地。每個實習學校都是一個“活生生”的“教學榜樣”,倒逼大學提升教學水平和進行語言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同時,也刺激了英語專業研究生對自身專業學養的“被迫”拉升,使英語專業研究生更專注專業提升,以適應學校不斷增長的、對英語專業的“提升需求”。

記者:浸入式英語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怎么解決?

遲延萍:浸入式教學較從前教師備好課、按照教案上講,有了本質的區別。換句話說,就是對教師的英語口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師隨時隨地和學生用英語交流。二是參加浸入式教學培訓,掌握浸入式教學的基本原則、教學方法,邊研究、邊教學,做研究型教師,這也對教師帶來了新的考驗。

為了提升浸入式教師教學實踐的能力,每個周四,課題組的專家組織教師輪流到各個實驗學校進行觀摩,進行評課的專業指導、現場培訓,屆時各實驗學校教師都來參加觀摩。二十多年來,有針對性地現場培訓已成為教師互相交流經驗、互相學習的一種課題研究活動。每學期課題組也會對觀摩的學校教師進行教學評比、頒發證書,各學校對這項專業的評比很重視,會和教師的考核掛鉤,激勵年輕教師盡快成長。

記者:浸入式英語教學的實施需要學校、家長哪些方面的配合?

遲延萍:因為浸入式教學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第二語言足夠的輸入量。世界很多國家實行的全浸入式教學,指從小學一入學就用第二語言進行所有科目的教學。而我們編寫的英語浸入式教材已經涉及小學五門學科最基本的、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需要足夠的課時來完成這些學科的教學,需要學校盡可能安排時間及活動讓學生接觸英語??上驳氖呛芏鄬W校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創新,比如英語節、英語朗誦、英語戲劇,與英語國家學校建立友好聯系,互派教師、學生及家長交流活動。同時,家長也要積極給孩子創造有利的家庭英語學習氛圍。

記者:作為英語浸入式教學的倡導者,在推進這種教學方式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遲延萍:困難很多,主要是教學觀念的轉變,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把“教英語”變為“用英語教”,英語不再是教學的“內容”,而是一種學習的“工具”。要求英語教師能夠盡快進行角色轉變,由英語教師轉變為學科教師。二是如何提高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的專業性成為教師適應浸入式教學必須克服的難點。英語浸入式教師要不斷向學科教師虛心請教,與學科教師結對,參加學科教學研討、掌握各學科課程標準等。三是學科專家型教師缺乏,如果更多學科教師進入到實驗指導隊伍中,會提升浸入式教學的學科專業水平。

記者:浸入式英語教育是未來英語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嗎?

遲延萍:從世界角度看,很多教育發達的國家都在使用浸入式教學方式。從每四年召開一次的世界教育大會看,基本上所有的語種學習都在運用浸入式教學,且基本都用在第二語言學習。經過40多年各國實踐檢驗,浸入式教學已成為一種較成熟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在近一屆的世界教育大會上,我們代表中國在會上發言,分享了西安英語浸入式教學的經驗。

同時西安英語浸入式實驗也吸引了世界很多知名學者前來研究。國外的一些大學還將西安浸入式學校作為他們國際學生的實習基地,每年派實習生前往西安、廣州實驗學校進行實習。語言浸入式教育在國際第二語言習得中,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采用的方式。相信國內,尤其是西安的浸入式英語教學,隨著大量的英語專業研究生加入到實驗教師行列,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語言障礙,就可以去挑戰更高的浸入式教學目標。同時,一些大學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加入也會進一步加強浸入式學科教學。

記者:謝謝您接受《教師報》的采訪。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