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才能“進入”:中小學英語“浸入式”教學的西安實踐
作者:孔祥娜
發布時間:2021-02-03 16:01:20 來源:教師報
2020年12月10日,西安浐灞生態區小學英語教師教研活動在陜西師范大學浐灞綠地小學舉行(以下簡稱“綠地小學”)?!袄蠋煟⌒呐_階,請往左轉,再往右轉,上3樓就是會議室?!痹撔W生們操著流利的英語為大家引路,給參加活動的教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英語好,得益于學校7年來一直堅持浸入式英語教學。從1997年始,西安市就開始實施英語浸入式教育,綠地小學是眾多參加英語浸入式教育學校的一個縮影。
綠地小學“九九重陽·老少同心”英語浸入式學科活動
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快樂體驗”
早上八點,綠地小學的學生們伴隨著音樂,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了操場。此時,音樂也隨之換成了經典的英文歌曲。整隊時,老師踏著節奏一遍遍地用英語重復著一句話:每天一點努力,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十來遍后,周圍參觀的外校老師也能脫口而出。
“英語早操是學校浸入式英語教學的一小部分。不僅英語課堂上教師全部使用英語,還給孩子提供‘一切’使用英語的‘環境’?!本G地小學英語教研組組長王楠說:“學生從一年級進入學校,就要起好英文名字,在學校時必須用。學校每周的英語課時也安排到6節課,除了學習國家統編教材之外,還為學生準備‘浸入教材’,以擴大學生接觸英語的‘量’和時間?!?/p>
“現在很多孩子對學習英語感到困難,從而學習興趣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語言的輸入量和輸出量太少。一言而概之,英語‘浸入式’教學就是‘不擇一切手段’讓孩子‘浸泡’在英語環境中,以擴大語言的輸入量和輸出量,從而自然習得英語。這樣的學習方式因‘過程自然’,所以會感到更多學習的成就和快樂?!标兾鲙煼洞髮W教授趙微說。
為了更好地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英語環境”,綠地小學按照英語浸入式“活動性”教學原則,有計劃地舉辦了各種各樣的英語教育教學活動。記者看到,就在教師們參加培訓的同時,學校的一間教室內,一群學生正在認真地排練著英文話劇。
“這個活動太有趣了,我是自愿報名參加的?!本G地小學學生李安君說:“在排演話劇的過程中,老師都會對劇中臺詞感情、重音的朗讀進行詳細講解。我逐漸發現原來英語是這么有意思的一門語言,英語課也好像變得容易了許多?!?/p>
“除了排英文話劇,我們還為學生排演了大量的情景劇,讓學生給書本配音,組織學生參加對外國人的采訪活動、讓孩子用英語讀中文詩歌、自拍視頻等,以調動孩子們的興趣。”王楠說。
用英語浸入教學助力“五育”并舉
What's the matter.Can I help you?(你哪里不舒服?我能幫你什么?)
oh,oh...
看著臺上同學滑稽的表演,臺下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英語教學演示活動上的這堂健康課,吸引了來自西安浐灞全區小學英語教師的目光,老師們一邊記錄著,一邊時不時停下來思考。
“學校英語教師不僅要用英語上健康課,還上音樂課、體育課、道法課等多學科的不同課型。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更重要的是運用好這個工具進行跨學科教學,助力實現五育并舉?!本G地小學副校長謝大慧說。
而在另一所英語浸入教育的實驗學?!兾魇∥靼残W,一節“特殊”的音樂課正在進行,優美的英文歌曲陶醉了教室內每一位學生。當教師用英文帶動學生打起節拍時,師生的配合天衣無縫,完美的教學效果贏得了來參觀學習的教師們的熱烈掌聲。
“我們的教師真是太有才了!對英語浸入式教學實行了很多大膽的突破和嘗試,也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學科‘進入’的可能?!蔽靼餐鈬Z大學浸入式英語教學專家遲延萍教授說:“事實上,學習英語不是一些老師理解的學學單詞和做做翻譯,我們是要通過全方位地進入英語環境,進入英語思維,進而通過英語這門工具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教育?!?/p>
“老師用英語上的數學魔方課把我們帶入一個神奇的數學王國,我不僅學會了用英語表達數學內容,還激起了探索數學的濃烈興趣?!本G地小學學生袁曉曉說。
澳門大學王秉正博士表示,英語浸入式教育的“融合性”教學原則規定要把英語與學科知識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一定程度上與五育并舉的教育目標有“交集”。二十多年來,西安作為國內浸入式教育發源地,眾多浸入式教師們在專家的指導下,不斷在自己的講臺上創造著精彩的教學亮點,取得了一系列教學成績:陜西省西安小學在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舉辦的2017年全國小學英語能力競賽中有99名小學生獲獎;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則憑借感情飽滿的英語戲劇《白雪公主》《灰姑娘》捧回了2017年度“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
在“浸入”中提升英語教師綜合素養
五育并舉要實現好,最終還是要落在每一位教師、每一節課上。無論是開展多樣化的活動,還是讓學生在快樂中習得英語,又或是用英語教授多學科的多種課型,都對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一節英語浸入課是否達標的標準,陜西師范大學姜開君教授認為,標準之一為是否把“教的設計”變成了“學的設計”,只有當教師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時,才能某種程度完成文化的轉移,教學也就成功了。
為了縮短教師的“適應期”,幫助教師迅速掌握浸入教育的方法,定期培訓成了浸入式教學實驗項目組專家們每周四的“必修課”。“教學實驗項目組定期組織的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給像我這樣的一線‘零基礎’英語教師提供了專業成長的渠道?!痹趨⒓油辍敖胧健苯虒W英語公開課觀摩活動后,西安市前衛路小學教師馬小紅說:“聽了公開課和專家的點評后,我對一些課型怎么上,有了一個大致方向,很多問題茅塞頓開。尤其是這種學習是系統性的,幾年堅持下來,專業水平提升很快?!?/p>
在西安,像馬小紅這樣的教師還有很多。同時,像陜西省教改專家、中學教師周向紅,陜西教學能手、漢中龍崗學校教師趙潔,西安市教學能手任小惠子等一大批優秀的浸入式師資在實驗過程中也被培養起來并且輻射帶動了身邊一批英語教師。教師內在素養的提升也直接促進了英語教學成績的提升:愛知中學在一次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就有213名學生獲獎;綠地小學的許多家長則紛紛給孩子退掉了校外英語輔導班,還加入到了學?!拔襾斫碳议L”的活動中,和孩子一起學起了英語。
事實上,西安市英語“浸入式”教學已經連續開展了24年。當談到開展此項教學實驗的初衷時,遲延萍說:“1997年,基于加拿大法語浸入教學的成功經驗,本著用國際先進外語教學思想來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師整體素養的初心,我們依托高校強大的師資背景和專業技術力量,通過教育教學教研示范課、觀摩課、專家點評課等多種活動方式,在西安市和陜西部分中小學校中普及推廣英語浸入式教學。”
“現在這種教學方式已‘浸入’全國高校,陜西、廣東、河南的部分高校已開設了一些課程,同時英語浸入式教育的經驗也為我國少數民族漢語浸入式教育和留學生漢語學習、對外漢語浸入式學習等第二語言教育提供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可資借鑒的經驗?!睆V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教授譚偉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