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骨干教師幫扶周至縣駱峪九年制學校紀實
作者:馮麗
發布時間:2021-01-21 15:37:56 來源:教師報
2020年12月25日,關中地區迎來寒潮降溫,位于秦嶺北麓的周至縣駱峪九年制學校里卻熱火朝天——陜西省“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開展的大教研活動正在這里舉行,被幫扶教師的匯報課以及名師們的示范、點評,讓這所山區學校迎來了一次“教學盛宴”。
西安市周至縣駱峪九年制學校是2010年元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山區寄宿制學校,學校教學質量處在全縣末尾,盡管全校教職工努力做了些突破,但一直未能找到很好的跳板。
2018年,陜西省教育廳將駱峪學校作為首個定點幫扶試點單位,以精準的形式,求索鄉村薄弱校突圍、縣域內城鄉教育均衡的新路徑。3年的幫扶讓這所薄弱校蝶變為當地的明星校,教師23人次成長為省市縣級能手,校長黃利娃成為馬云鄉村校長獎獲得者。“蝶變”的背后是怎樣做的?停止幫扶后,學校發展還能走多遠?
不走過場,手把手教
“當時學校整體薄弱,從哪幫起呢?幫扶處室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充分調研后,確定首先解決人的問題,即以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突破點,以教研活動為抓手,形成線上線下的緊密聯系,不走過場,要見實效。”陜西省骨干教師定點幫扶駱峪學校領隊同軍咸表示,“抓住了教師抓住了課堂,抓住了課堂抓住了學生,也就抓住了教學質量。”
2018年6月15日,駱峪學校的老師們首次不出校門觀摩到了語文、英語、數學、政治、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等精彩紛呈的省級名師課,課后三五個一組和名師們圍坐在一起暢快交流。
類似這樣的大教研活動舉行了六次,涉及專家報告、不同類型的示范課、名師和駱峪學校老師同課異構等內容,基本覆蓋小學到初中各個學科。其間,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到校1次,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羅侃淳帶隊1次,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帶隊3次……9名由省教學名師、特級教師、正高教師組成的核心成員全程參與。前后加上其他省級名師,共計120人次參與。
“大教研活動的示范引領是顯性的,老師們在名師身上看到了當一名名師是多么瀟灑的事情,把課上得如此有藝術感的時候又是一件多有范的事。”黃利娃說,“更主要的是通過大教研活動,學校老師和名師們搭上了線,得到了名師手把手教的機會,老師們的心徹底被攪動了,自覺不自覺地改變著‘我這輩子就這樣’當老師或者上課的心態,向著名師之路奮進。”
體育教師劉英利的微信上,近三個月差不多天天和她的師傅——陜西省體育教學名師陳擁軍交流送教、課題等事情。甚至在她參加省級能手賽前,整整兩周時間,天天早上八點前,她利用微信視頻給陳老師匯報說課,晚上下班后,陳老師再次和她交流。線上解決不了的,線下進行。駱峪學校政教處副主任劉紅艷在省級能手賽前,被西安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員陳海蘭叫到西安,整整指導了兩天。像這樣和名師的線上線下聯系,已成為駱峪學校老師的常態。信息技術老師徐艷維感覺很“奇幻”,“從之前一個人備課、參悟、困惑到現在名師點撥、同伴互助,忙得是不可開交,卻忙得非常開心!”
大教研活動和名師的示范指導使得駱峪學校找到了培養教師隊伍的方向和著力點。“2018年、2019年,我們以問題導向式為指引,一個問題一個問題過,如課標關、說課關、教學設計撰寫關、教學反思關、微課關、公開課關,解決了全校老師在教學上的共性問題。”劉紅艷對此如數家珍。
在內外雙重“加碼”下,駱峪學校已有省級教學能手3人、市級教學能手6人、縣級教學能手14人,其中政體音美信有6人,1人入選陜西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計劃,體數2學科教師成為周至縣首批“名師+研修共同體”主持人。
教師的成長作用在了課堂,教學理念和方式都變了。觀摩名師的公開課后,雖已是縣級教學能手的孫雪霞卻覺得自己上課像“土八路”,就課本知識講,缺少了時代感和鮮活感的內容,缺少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一貫認真的她,在備課上下起了工夫。“課上多了前沿性、新聞性、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有趣多了。”學生劉冰鑫越來越喜歡上孫雪霞老師的課。
徐艷維的信息技術課也變了,不再是照搬課本操作,而是以故事、情景導入,一個問題連著一個問題。“現在一到信息技術課,學生早早地在教室門口等著了。”徐艷維臉上寫滿了為師的幸福感。親眼目睹陜西省英語教學名師王昆老師一節示范課讓駱峪學校學生記三年的周敏老師,下定決心改變教學方式,少了往日的嚴厲,多了和學生擊擊掌、抱一抱的親切,逐步轉向全英式課堂和多媒體課堂。變化“育”成效:學校“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部級獲獎教師1人,省市縣級教研成果評選及教學技能大賽獲獎人數達80余人次。
外研內“碰”思路打開
“從沒想過,我娃還能到江蘇參加少兒春晚,哎呀,美得很!”村民蔡雪桃的孩子在駱峪學校的組織下,參加了2020年江蘇太倉廣播電視總臺組織的少兒春晚,她覺得學校比她這個家長對孩子都用心。
“孩子們能去,真是受了定點幫扶的影響。”黃利娃說,以前或多或少也有公益外出的機會,但考慮到安全問題,“我從內心是抗拒師生外出的。”
2018年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協調組織駱峪學校40名師生到上海公益研學。黃利娃直言,回來后自己眼界和辦學思路還真被打開了,感覺師生確實需要多外出。2019年,有56名教師的駱峪學校竟派出60人次,到全國15個省市的學校參觀學習,遠到海南、近到西安;安排學生到西安知名高校、博物館等地研學。
外出參觀學習中,黃利娃注意到,好的學校社團面向全校學生,學生那種活力自信的成長狀態深深刺激到了他。黃利娃下定決心改變學校社團原來只面向部分學生的局面,讓鄉村學生也能向著綜合素質方向發展,活出那種張揚的姿態。如今駱峪學校8大類24個社團覆蓋到每個學生。
“這些變化也是同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陳煜等幫扶名師多次交流后結的果實,更是和我的幫扶師傅——陜西省特級教師、西安小學校長吳積軍多次頭腦風暴有關。”黃利娃笑稱解決了教師們的師傅后,也給自己“要”了位師傅。“吳校長的成長經歷給了我成長為專業型校長足夠的信心,他的辦學思想也在深深影響著我。他說,關于老師的事,一定要給老師找路子、搭平臺,老師成長起來了,學校的事就成了;學校的事,一定要活起來、動起來,不能一潭死水,尤其鄉村學校。”
經過幾年的濡染與沉淀,周至縣優秀校長、西安之星、西安市師德先進個人、陜西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馬云鄉村校長獎等榮譽落在了黃利娃身上。“這些,既是榮譽,也是責任,未來定不負時光。”黃利娃的臉上寫滿自信。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冬日的秦嶺,略顯蕭瑟,而位于秦嶺腳下、鵝黃色色調為主的駱峪校園格外醒目。人工智能室、智慧教學實驗班、現代化的圖書館、容納近千人的報告廳、功能部室多種多樣,處處透著現代校園的氣息。
這兩年,西安市信息化示范校、西安市創客教育示范校、西安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獎、陜西省優秀鄉村少年宮、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等一份份榮譽青睞駱峪學校。甘肅百名校長和渭南市小學校長到駱峪學校參觀交流,陜西省小學校長高研班、陜西省100名鄉村校長研修班、周至縣多項培訓等在駱峪學校舉行。駱峪學校教學質量躍升至全縣前列,在外求學的學生紛紛回流,由三年前400多學生增加到現在近800名學生。
“這些既見證著學校的蝶變過程,也折射出省教育廳定點幫扶和市縣教育局的支持帶給學校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黃利娃表示,原以為通過幫扶讓老師們見識見識好課的樣子,根本沒想到會讓學校全方位受益。
正如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所言,三年的幫扶改變了一所學校,成就了一名校長,帶動了一方教師,打造了一種教育均衡模式。
繞不過的一個問題是,省教育廳幫扶活動已結束,學校還能走多遠?
“2013年學校沒錢沒人沒資源,哪哪都犯愁,今天已不可同日而語。老師和名師早已心心相連,校本特色的骨干教師體系已形成,學校資源豐富,已進入良性發展階段,吸引力增強。”黃利娃相信,學校會持續向好。
2020年12月,西安市市長李明遠在周至調研教育扶貧,全面了解駱峪學校的情況后,指示周至縣要積極整合周邊教育資源,擴大學校招生范圍,放大輻射半徑,推動學校規模化發展。周至縣國土資源局和周至縣教育局,目前已劃定了學校新的教學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