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優質教育資源這樣“裂變”
作者:孔祥娜
發布時間:2021-01-15 15:51:46 來源:教師報
云”這端,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以下簡稱“航天一中”)“未來教室”內,教師們正在認真思考著專家賈玲關于中考的講座內容;“云”那端,坐在榆林市子洲縣實驗中學和商洛市山陽縣城區第三中學教室內的教師們也在奮筆記錄著。這是航天一中利用陜西省教育扶智平臺以及未來教室·生生課堂智慧教學云平臺,對其結對幫扶學校開展的幫扶活動。自2019年起,航天一中已對陜西省內2所結對學校幫扶了1年多的時間。
建在云端的“高效課堂”
距離西安千里之外的榆林市子洲縣實驗中學是一所公辦寄宿制初級中學,生源大部分為農村孩子,其中340名學生屬于貧困戶,生源基礎薄弱,教育、教學、教研資源極度缺乏,專業教師少且教研意識普遍淡薄。商洛市山陽縣城區第三中學的生源則絕大部分來自于全縣各個鄉鎮撤并的校點,還有一部分是搬遷進城居住戶的孩子,大部分學習基礎和行為習慣相對較差,這成了教師們提高教學質量的攔路虎。
為了把幫扶落到實處,航天一中課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輝多次到兩所學校溝通交流和考察。在真正摸清學校的具體情況后,航天一中針對兩所學校制訂了不同的教育幫扶計劃,并立即付諸實施。
從2020年5月開始,航天一中課程發展研究中心積極組織各學科優秀教師在“陜西教育扶智平臺”陸續發布教學直播課,并牽頭各受幫扶學校教師集中觀摩、研討、培訓,與兩校教師交流心得,以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另外,航天一中把人大附中、成都七中、衡水中學等國內最優質的教學資源通過云端遠程專遞,運用網上集體備課、評課的方式進行互動式研討。這種“定制幫扶”改變了以往教學研討中單純的即時性效應,使三校教研組全程參與教學實踐。為了加強和定格教學幫扶效果,航天一中課程發展研究中心還組織各校教研組通過課堂實錄播放、定格、回放,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若干個教學情境進行逐一研討,對教學環節做出具體、針對性的評價與診斷。
“教師們都很積極。一次深夜,我們課程研究中心的干事還在解答著子洲中學白小艷老師有關直播軟件、回看方法等問題。”羅輝說。
“我校教師們普遍反映,通過聽學專家、名師的學科專題報告、直播課,思路得到了啟發,理念得到了更新,提高了專業素養。”山陽縣城區第三中學教師程福山說。
為了更好地幫扶貧困地區教育發展,陜西省教育廳和陜西省委網信辦于2019年聯合打造了“陜西教育扶智平臺”。“航天一中也被確定為全省14所首批試點應用幫扶學校之一,開始了有意義的教育幫扶工作。”航天一中常務副校長徐雄說。
活動交流:實現精準幫扶的“秘訣”
基于“扶智平臺”的線上幫扶雖然實現了優質教學經驗共享,但對于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思想理念的提升還有一定形式上的限制性。為了把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辦學理念根植到受幫扶學校,航天一中對其幫扶的學校以定期實地送教、邀請浸入式研修等方式,從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等方面一起同步,全方位精準幫扶。
航天一中常務副校長徐雄和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白燕多次到受幫扶學校,對其校級干部的辦學理念、管理方法等進行指導,幫助學校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幫扶的“針對性”,航天一中從校內教師中吸納了一批全國優秀、百佳、省市級學科骨干,組建了“名師”團隊,定期帶領團隊到受幫扶學校現場講課、評課,面對面解答教師的問題,這種做法有效地彌補了線上幫扶的不足之處。從2020年6月至今,航天一中已進行了16次不同學科的線上和現場交流活動。
“有一次,一所學校的教師們來我校交流學習。我講完課,中間休息了一會兒后,正準備組織研討,卻發現人都走光了。當時,我‘批評’了這所學校的領隊。但事后我才了解到,原來,他們在自己的學校都是聽完課就結束。這倒讓我感到有點不好意思。”羅輝說。
“正是那次交流學習后,讓我從聽課后的細節中深刻感受到學校管理和教師身上需要提升的東西,這比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更重要。”該參觀學校的校長后來說。
除了對教師、校長的專業“定制”幫扶,航天一中還牽頭讓三校的學生們通過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手拉手”幫扶、校內外主題實踐等活動,促進學生間的全面交流,開闊受幫扶學校學生的視野。
“通過參加航天一中校友聯動活動,教師們學習了優秀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研活動方式;校長們學習到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學生們也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增強了學習動力。”山陽城區第三中學校長薛清順說。
千里同好:陜甘教育扶智幫扶
2020年12月的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雪塬連綿,銀光瀲滟。翠竹掩映中的通渭縣榜羅初級中學大教室內忽然響起了一陣一陣的吉他聲,宛如落入玉盤的大珠小珠。琴聲出自著名音樂家楊遐之手,他是這次“陜甘扶智送教小組”的成員之一。
主導這次送教的航天一中在成功幫扶了陜西省內2所貧困地區學校的經驗和基礎上,應甘肅省通渭縣教育局的請求,開啟了對甘肅省深度貧困縣——通渭縣的教育幫扶。
“幫扶送教內容都是按照通渭縣教育局的要求而特地制定的,這次送教不僅有音樂家楊遐,西安市教科院副院長賈玲也應邀作了‘怎樣做好校本研修’的專題報告,還有我們學校幾個學科中名師的課。”徐雄說,“要送我們就送最好的,送最實在的。”
按照通渭縣教育局的需求,送教小組以專家、校長講座,觀摩課教學等方式對甘肅省通渭縣思源實驗學校、通渭縣職業中專、通渭縣通和初級中學、通渭縣平襄初級中學、通渭縣榜羅初級中學進行了送教活動。
在“送教小組”為榜羅初級中學捐獻吉他和圖書的儀式上,通渭縣委常委、副書記賀瑞雪緊緊地握住徐雄的手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渴望像你們這樣的好學校來幫助我們,有這么好的幫扶助力,相信通渭大山里的孩子們,明天一定會更好!”
“這次活動不僅讓航天一中與榜羅初中建立了成長、發展、文化、命運共同體的密切關系。航天一中孩子們寫給榜羅初中孩子們的信,也讓孩子們之間建立起了固定而緊密的聯系渠道。”徐雄說,“在西安市航天城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也相信教育扶智工作會越做越好,最終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未來的、優質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