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記者從陜西省教育廳獲悉:截至2019年底,我省幼兒園總數達8048所,普惠性幼兒園占比超過80%,“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陜西大力實施學前教育二期、三期行動計劃,通過建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通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等工作,進一步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2019年底,全省8048所幼兒園中,普惠性幼兒園6821所,較2015年增加了40.87%;公辦園3794所,較2015年增加了6.58%。全省普惠性幼兒園占比超過80%,“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有效緩解。

同時,我省出臺《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規范學前教育管理;探索成本分擔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將民辦園收費標準與辦園等級掛鉤,強化等級管理;規范辦園行為,開展無證園專項治理,2020年共取締無證園527所,為學前教育安全優質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要求小學和幼兒園雙向簽訂“零起點”教學承諾書,排查幼兒園、小學、校外培訓機構19452所,下達整改意見書1817份,基本做到了無盲點、全覆蓋。

圍繞學前教育五大領域,我省還實施“五彩七星”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堅持以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共確立了217個學前教育研究項目,培育了135個省級學前教育課程建設、文化建設、家園共育、鎮村一體化試點基地;堅持以賽促教帶隊伍,共舉辦六屆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和一屆保育員技能大賽,遴選出近千名優秀骨干教師、保育員;堅持開展兩輪省級結對幫扶活動,組建五大片區共300余對結對幫扶小組,全省學前教育內生動力明顯增強。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