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培養一年級學生行為習慣的故事
作者:劉 瑞
發布時間:2021-01-12 16:16:4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在《于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這首詩中說“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詩人余光中將其翻譯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意思是再忙碌而遠大的雄心也會被溫柔和美麗折服,安然感受美好。而在小學班級管理這條戰線上摸爬滾打了20年,如今卻在和一年級這些半“天使”半“怪獸”的小家伙相愛相殺的我,卻想賦予這句詩新的含義: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再怒、再急、再焦灼,都不要忘記,孩子其實只是一朵嬌嫩的小花,需要細嗅、慢賞、精心澆灌。沏一盞清茶,且聽我與你分享幾個故事。
故事1:
知己知彼,溫暖勝于嚴寒。
這是一個班主任被罵的故事。
人物:2018級的一年級(1)班小庹庹。
地點:操場、辦公室。
背景:熬過了新生入學一個月的一個暖暖的午后,花艷,人美,空氣香甜。
放學后的后院操場,一個耍橫的小不點被我和周老師抬進了一語辦公室。關上門,我在想:一頭沒有戴過繩索的小牛,該怎么馴服他?沒容我多想,他已經在辦公室里撒起潑來,拍門、推手邊的東西,還罵罵咧咧,還從來沒被學生這樣忽視過的我也瞬間涌起一股牛勁。舉起他,摁在我的辦公椅上,把椅子向辦公桌一推,他就被完美的固定在了椅子上,就像嬰兒被綁在了嬰兒椅上。然后我給他家長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讓他來學校一趟。他就這樣被征服了嗎?不,你想錯了,他聽說媽媽要來,就像已經來了個幫手一樣,熊樣更厲害了,猝不及防地將我桌面上的書,本子,紙巾掃到了地下,不是我眼明手快,我的杯子、書架就可能要粉身碎骨了。這時辦公室老師陸續回來了,看到如此情景,有的問了一下情況,有的微笑著說句了玩笑話,結果都被他罵回去。我尷尬地阻止,義正言辭地說教,結果無濟于事,還被罵:“你是丑八怪!”“你那么討厭還說我!”“老師最壞了!”等等。我感覺他越說越人來瘋,就冷處理,不管他咋說咋鬧,都沒理他,自顧自地改作業;沒一會兒,突然,沒聲音了,扭頭一看他竟然趴在桌上睡著了。看著他熟睡的小模樣哪像剛剛那個“熊孩子”,我放下手中的工作,仔細地回憶著近一周來我和他之間的點點滴滴,突然有了主意。我輕聲把他叫醒,他顯得比之前冷靜了許多。我這時才和顏悅色地說,你還記得嗎?我給咱班同學的最高獎勵是“金色巧克力”,只有擁有好習慣的孩子才能得到他。說著,我從抽屜里拿出一顆說,這顆是老師為你留的,正準備什么時候獎給你呢。此刻,我看見他的眼里分明閃過一道光,卻瞬間熄滅了。我接著說:可是你看你,我的紙巾又沒惹你,你卻把它推到了地上,這樣做不好吧!他摳摳小手突然站起來,很快地把紙巾拾起來,重重地放到了桌上,還嘟噥著“撿起來不就行了”。我見好就收趕緊表揚:“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這個獎給你。”他似信非信地伸過手來,接過巧克力的瞬間,他的臉上升起了一朵紅云。我靜靜地看著,伺機對他完成了教育。結果當然如我所愿,我倆還化干戈為玉帛。等家長來的時候,他已經心服口服地跟我道了歉,做了保證。從這件事中我深深地感到: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年級學生犯了錯誤,如果進行暴風驟雨式的批評,極有可能把學生推到對立面,這時應該“緩一緩”,然后等學生情緒放松時,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批評、教育。還要耐心地問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再教育,以免錯怪學生。教育的時候還應以啟發、引導為主,幫助學生從思想深處弄清為何犯錯,今后如何改正。
故事2:
培養好習慣用加法,糾正壞習慣用減法。
加法故事:開學第一周,天天沒作業,個別家長難以置信,發微信問,打電話確認。第二周,布置了讀課文,孩子一兩分鐘搞定,毫無疑問沒有人不完成;第三周,寫一道題,沒幾天,就有孩子來問我,老師能不能多布置點作業,我特別想多寫一點。第四周作業量逐漸正常,卻沒有一個孩子不完成,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把作業寫完了。我給它起名為“浸潤式習慣養成法”。
減法故事:一位媽媽向我反映兒子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喝水,一會撒尿,不到一小時出來四五次,她干著急沒有辦法。我對他說,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現象,并給了她一些建議,這位媽媽很贊成我的建議。第二天孩子寫作業前,對孩子說,把該做的準備做好,再往書桌前坐,爭取寫作業時只出來3次。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果然少出去一次。過了幾天,媽媽又提議再減少一次作業期間離開座位的機會,孩子又輕松做到了。慢慢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一次把作業寫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教育孩子,有時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才是致勝的法寶。這樣,既幫孩子克服了不良習慣,又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
故事3:
樹立標桿,激勵實踐。
由于疫情原因,家長成了這屆一年級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的直接導師。家長素質不一樣,家庭教育環境也各不相同,導致常規的禮貌教育在部分孩子那里收效甚微。于是就想到了這個故事形象激勵法。一天中午,我掛著燦爛的笑,輕快地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笑眼盈盈地看著孩子們,還在過道里玩的、坐在座位上說話的同學突然都停下來,莫名其妙地看著我,那表情分明在說,不應該呀,今天老師怎么不說我們呢?這時我悠悠地開口了:今天老師特別高興,是因為我聽說了一件特別讓老師驕傲的事。剛才一進校門,就聽見一個體育組的老師,跟我說今年這一屆一年級的小朋友,可懂禮貌了,我每次從一樓經過都有好多小朋友向我問好,笑容甜甜的,嘴巴乖乖的,真好!走到大廳又碰到一個二年級的老師,他老遠就沖我笑,一聊起來,才知道又是因為你們。二年級老師說,昨天,我從一樓經過,有好些小朋友禮貌地給我讓路,還側身向我敬禮問好呢!他還讓我問問是不是我們班的小朋友呢!是誰呢?他們,面面相覷,不知就里。這時我又說,忘記了沒關系,這好幾天我來親自觀察發現。之后的幾天,孩子的禮貌意識空前高漲。前幾天,因縫制校服的需要,服裝廠的幾位女員工到我們教室,當時我和孩子們正在做上課準備,都沒注意到。領頭的一個微胖的姑娘跟我打招呼“老師”,后排的一個機靈鬼聽到了,回過頭直接來了句沒由來的話“奶奶好”,在我回頭的瞬間,其他孩子也都轉過頭去,招呼“奶奶”一個好字還沒出來,我就發現不妙,人家明明是個小姑娘,我趕緊糾正和阿姨打個招呼,這才化解了一場尷尬。盡管教育成果好像有些出師不利,但我也無比欣慰,畢竟,行動是成功的階梯。
這個故事中,我用自己編纂的故事為他們塑造了一個理想的自己,基于小學生的向師性,人人都想成為老師尋找的那個孩子,所以就會去付諸實踐,久而久之習慣形成,達到了我們教育的目標。
有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有待打開的書,僅僅看封面是不夠的,要真正認識每個學生,就要打開這本書,從第一頁開始看下去,一直仔細地看到最后一頁。如果書中有錯字或錯的標點符號,你要幫助他修改過來;如果書中有精彩的段落,你應該為他高興并喝彩;如果書中出現的是斷層,需要你替他補充,你要和他一起創造新的內容。作為一名班主任,特別是低段班主任,面對這一特殊群體,需要不斷總結,用智慧從平常的日子里創造出不一樣的精彩。
“宇宙山河浪漫,生活點滴溫暖,值得我們前進。”和所有的班主任共勉。
作者單位: 陜西省城固縣集靈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