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課題過程管理 發揮科研促教實效
作者:王金全
發布時間:2021-01-12 11:31: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研究課題的熱情很高,課題申報的類型數量眾多,涉及的學段范圍寬廣。怎樣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切實發揮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和辦學特色呢?銅川市教育科學研究室在課題管理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規范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
課題研究是一個規范有序的思考學習、研究總結的過程,只有經過扎實細致的思考過程,才能發現問題、研究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一些教師熱衷于課題立項,而輕視或淡化課題研究的過程,往往是集中突擊結題,因此,經常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我們從嚴格課題研究過程管理入手,規范課題研究的管理。
1.嚴格課題結題評審
課題結題評審時,不僅嚴格檢查課題研究程序的完整,更突出課題研究成果的真實與有效,實行“網上下載材料一份一票否決”的做法,不管是課題研究報告、課題成果,包括論文、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發現有一份網上下載弄虛作假的材料,整個課題成果視為無效,不予結題。如2018年,申報課題數為90項,最終通過課題結題評審的只有19項(見表1),大量課題就是因此而被淘汰,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弄虛作假行為形成有力打擊,使全市課題研究風氣為之一新。不過我們仍給被淘汰課題主持人一次糾正的機會,給他們一年時間進行整改,再次申報結題,經過第二次審核合格可以延期結題,如果沒有整改,或者整改效果不明顯、成果不突出就視為放棄結題。
表1 2018年課題申報及結題情況表
2.落實課題中期檢查
課題中期檢查不僅是對課題前期研究的一次檢查,也是對后期課題研究的一個調整與促進,對于整個課題研究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落實中期檢查工作,我們事先下發通知,要求各個課題組做好前期總結準備工作,市教研室派檢查組到各個區縣學校進行現場檢查,檢查程序包括:聽匯報——課題組匯報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已經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等;看資料——查閱課題前期研究的計劃與安排、記錄與成果等材料,查看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聽評課——查看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結合情況;專家點評——肯定課題研究的成效,指出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后需要進行整改的意見建議;鑒定意見——課題檢查組對整個課題研究情況給予恰當的鑒定,優點予以肯定,缺點指出糾正。對于中期沒有匯報,或者沒有參加中期檢查的課題,中止其研究過程。
3.嚴肅課題立項評審
過去,市級課題立項評審是由市教研室組織,教研員分組負責進行,在課題立項評審中不免存在人情關系的影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級課題的信度,不利于調動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從2018年開始,我們成立專門的“課題評審委員會”,由市教研室主任和聘請省特級教師、省級名師等專家名師組成,采取封閉式當場打分評審的辦法,保證了課題立項評審的公正公平,提高了立項課題質量,使有意義、有價值的課題立項得以真正發揮課題研究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作用。
二、示范引領課題研究的努力方向
對于課題研究的管理,不僅是“管”,更在于“理”與“導”。
1.舉辦“課題主持人培訓會”
從2017年開始,每年市級課題立項后,召開專門的“課題主持人培訓會”,目的是讓“新手”熟悉課題研究的一般程序,讓每一位主持人明確市級課題管理部門的安排和計劃,明確課題研究的階段與進程,以及每一個階段課題研究的任務與基本要求等。培訓報告由課題管理員或專家負責,進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課題的選定、課題方案的設計與論證、課題的組織與實施、課題的開題論證、中期檢查等方面的講解培訓,全面介紹課題研究的一般過程和關鍵節點,突出課題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強調課題研究對于教育教學、教學管理與研究,以及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作用。
2.培訓“學校主管課題領導”
校長是學校課題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課題研究負有重要的責任。課題研究從立項到結題,沒有學校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是很難取得成效的,課題研究也是學校研修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的課題研究更多屬于校本研究和基礎性研究。除了對課題主持人進行培訓,我們還特別要求各個學校的校長要關心課題研究,要親自主持或參與課題研究,明白課題研究的意義,課題研究的概念、過程,以及課題研究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對于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在政策、資金、環境等方面為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創造條件,營造濃厚的氛圍等。
3.召開“研究成果推廣會議”
為了樹立典型,示范引領,我們每年評選一些優秀課題,舉辦“課題研究成果推進會”,舉辦“優秀課題研究成果展”,讓課題主持人介紹課題研究的過程,分享他們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喜悅與艱辛,給廣大教師樹立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榜樣,從正面引領廣大教師走正道踏實步,真正從實際出發,做屬于自己能夠促進自己專業成長課題研究。
三、以課題研究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課題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種形式,課題研究的意義在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最終達到問題的初步解決,或者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與方法,最終達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效果。
1.融合課題研究與日常教研
課題研究與日常教科研活動可以互相借鑒,相互融合,課題來源于問題,目的在于尋求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問題的方法與策略。課題研究為教科研工作提供平臺,打造團隊,營造氛圍,尋找路徑,使學校教研工作聚焦聚力,再上臺階,再上層次,取得更大成績與效果。
2.打造教師合作團隊與組織
課題研究小組本身就是一個團隊,可以是同學科,可以是跨學科,可以是同一學校也可以跨學校。圍繞一個問題,許多人從各自教育家學實際出發,經過調查研究、實踐驗證、反復論證與思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不僅建立起教師之間的聯系,更加深他們在學科專業方面的了解與互補,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使教師專業在更加廣闊的范圍與平臺上取得發展。不僅促進教師之間的聯系與交流,也擴大各個專業之間學校之間的聯系與融合,從而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3.培養教師研究意識和能力
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去調查、去研究、去思考、去合作,在不斷的思考與實踐中,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推動教師對自己專業,對個人專業能力的反思,從而進一步培養教師研究意識的形成,提升教師的專業研究能力,使傳統型教師向專業化教師邁進。在課題研究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去觀察、學習、分析、交流、思考等,撰寫研究報告、研究論文、進行數據分析等,這一些行為更有利于教師研究能力與水平的培養與提升。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銅川市課題研究與課題管理出現良好變化。
(1)從市級到區縣和學校,課題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建立專門的課題管理與指導小組,制定了嚴格的《課題管理制度》,課題研究過程進一步規范有序。
(2)課題研究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發揮積極影響。
廣大教師從“問題”到“課題”的思路更加明確,立足課堂教學和教育管理一線,深入調查研究,不斷追求教育教學的新境界。近年來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的數量增多,立項和結題的數量也在增加。在實踐與研究中產生一大批名師和骨干教師,必將進一步推動銅川市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
作者單位:銅川市教育科學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