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專注相愛 ——我這樣做班主任
作者:王 曄
發布時間:2021-01-07 11:01:12
《相約星期二》里,莫里教授說:“我們要么相愛,要么死亡。”對于世上所有的事物,如果你不去愛它,那就看不到希望。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每個學生都值得我們用心去愛,只有在愛的教育里,才能培養出優秀且自信的學生。
◇ 愛是熱情關注 ◇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很少去做出擁抱牽手這樣表達愛意的動作,但是我可以通過自己的關注讓他們知道我眼里有他們,心里有他們。班上性格開朗成績好的孩子對我特別熱情,課后經常會圍著我轉,問各式各樣的問題,說自己開心或煩惱的事情,比如自己周末出去的見聞,比如新買了文具,甚至討論我的QQ頭像的含義。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停下腳步和他們聊幾句,勝似親人那樣的。這個時候我可以側面了解他們的心聲。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我告訴他這幾天作業寫得不錯,和他一起欣賞植物等,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讓他知道在我眼里他和全班同學是一樣的,他會很愿意聽話,效果非常好。
“每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都有發芽、開花、結果的可能性。只不過有的發得早,有的發得晚,有的開在初春,有的開在晚秋。”越是成長慢的孩子我越是不會去用分數要求他,只要他愿意聽我說,能按我的要求去做,就說明他的習慣是好的,方向是對的,長大以后,在某個我意想不到的領域,他會做出突出的成績。
◇ 愛是嚴格要求 ◇
對于學生,愛和教育是兩把不同的鑰匙。如果用兩手抓來比喻,愛是左手,教育是右手。如果用另一種比喻的話,愛是陽光雨露,教育卻是暴風雨。僅僅有陽光雨露滋潤而缺少暴風雨洗禮的學生,難以成長。在教學工作中,我將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收效甚佳。“嚴”是我的治班之道,我的“嚴”主要體現在:1.要求具體,目的明確。2.講清道理,啟發覺悟。3.看準對象,因材施教。對于習慣不好,接受程度慢的孩子,如果一味嚴厲,很可能打擊他的自信,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更不好管理,所以我一般在批評他的一兩天內都會主動安撫他,讓他知道批評不是我的本意,不是我的目的,讓他變得更好才是我的目的。
◇ 愛是相互信任 ◇
班級管理中,我對學生的信任在于“放手”管理班級,放手要循序漸進地放,不知不覺地放,從偶而到常態化地放手。這樣讓學生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而信任則是培養學生的一把鑰匙,能很好地培養他們的能力。在這學期中,學校組織了一個朗誦比賽,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學生,他們很激動,有幾個學生自告奮勇組織了一個比賽準備小組,有的管服裝,有的管配樂,作為班主任,我在其中是朗誦指揮員,正是因為對他們的信任,我發現原來學生是有能力獨立完成任務的,服裝小管家借來了漢服,配樂小領導組織練習古箏,班里的小調皮還擔任書法大師,在比賽之前,我不斷對他進行鼓勵,最終在年級比賽中我們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而學生對我的信任則基于對承諾的履行。小學生正處于建立安全感的時間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相信你可以做到你答應的事情,也可以帶領他們取得好成績。在這樣平等的交流中,師生才會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默契,這樣的教育才會走進學生的心靈。
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植根于愛”。所有的行動要以愛為出發點,建立平等交流的環境,構架師生友誼的橋梁。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不怕路遠,我們要相信孩子會在愛的教育下一路花香到永遠。
作者單位:西安市雁塔區曲江池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