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管理
作者:郭根寶
發布時間:2021-01-07 11:15:00
追夢之路,從無坦途,必須在攻堅克難中開拓前行。
學校管理(school management)是學校對本校的教育、教學、科研、后勤和師生員工等各項工作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活動。學校通過管理,把各項工作及其組成要素結合起來,發揮整體功能,以實現其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各項工作目標。
擔任校長十余年,對于學校管理自有心得,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為例,談談自己的感悟。
從2014年起,為深入貫徹教育大會的精神,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教育質量和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第一次獲獎名單公布,西安市小學共有5節課獲得部級優課獎,高新五小獨占2節;第二屆高新五小有4人獲得部優獎,第三屆更有9人獲獎,雖然獲獎人數在增加,但獲獎總數卻落到了許多學校的后面。如何奮起直追?如何奪回優勢?這是一個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何創造好的成績?歸根結底還是在管人。
有了這樣的理念,用心、用情去管理,為老師們創設了公平、公正、寬松、和諧的氛圍,搭建了干事、創業的平臺,成就了所有人的教育理想。一大批把工作當事業的人聚集在五小,大家一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五小,衡量每一個人的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工作。是五小的文化激起了大家埋藏在心底的干事創業的熱情,這就是五小人創造奇跡的內驅力。2019年,有12位老師喜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獎,這是繼2018年11人獲“部優獎”,居陜西省中小學獲獎人數第一名后,蟬聯“部優獎”全省第一名。
思考這次活動的有效措施和創新管理方法有:
1.好成績的取得緣于高新區靈活的用人機制。
西安高新區創新用人機制,優化教師結構,提高教師素質,打破身份界限,在學校內實行全員聘用制,著力營造一個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學校通過競爭上崗、優勝劣汰,讓想干事、能干事的教師有用武之地,使高新區既出“建設成果”又出“人才成果”,打造出了一支一流的教師團隊。
2.好成績的取得緣于五小和諧的校園文化。
五小的招教公告里就曾經寫道:“學校將為教師的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創設和諧的氛圍,提供適合的平臺,實現大家共同的教育理想。”讓每一位老師快樂生活在五小,幸福收獲每一天,這就是五小的文化,它激發了老師們的認同感、自豪感,營造出干事創業的氛圍。教師不同于機器,其工作也不是機械運動。他們的活動軌跡千變萬化:情緒愉快時,即使工作再繁重也無怨言;心境不佳時,哪怕是舉手之勞也要算計。和諧的校園文化既保護老師學習、工作的熱情,也讓大家順利完成了一師一優課的工作任務。
3.好成績的取得緣于五小創新的推薦制度。
在以前各級各類的教學評優活動中,教師的參與人選由學校指定。學校會綜合考評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日常表現,選出適合的人選。從2018年起,學校改變了這種推薦制度,不再指定人選,而改為由老師們自己分析自己,自由報名,自發自主自愿參與,僅僅這一個小小的改變,老師的積極性就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科學、道德與法治、少隊、綜合等各學科老師都紛紛報名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最終各學科兩年共上傳113節課堂實錄。
4.好成績的取得緣于五小靈活的選課原則。
從2018年起,一師一優課活動相對于前面年度有了一些變化:國家平臺上“省優”課例總數超過5堂的節點不再開放曬課。學校組織全校老師認真研讀文件,精選曬課節點,在老師選課定題遇到困難時,學校制訂了詳細的計劃,深入到每一個學科,和老師們一起查找可選節點;在有些學科實在無題可選的情況下,學校另辟蹊徑,指導老師改報少隊、綜合、道法、科學等學科,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支持,老師們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兩年共有38節示范課被評為區級優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道德與法治、少隊、綜合等各個學科。
5.好成績的取得緣于五小有效的集體備課。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高新五小特別重視集體備課,在一師一優課的準備活動中,老師們不是單打獨斗,每一位報課老師的后面都有一個團隊?;顒右潦?,學校先請去年獲得部級優課獎的老師為大家做經驗分享。老師們認真準備,每個人都拿出了長長的經驗交流稿,把自己的經驗和做法、甚至錄課、或備課時的一點點技巧都傾囊相授。報課老師在聽取了獲獎老師們的經驗后,靈活地選擇了曬課節點,在教研組內開始了備課、磨課。每一個團隊都精心地打磨每一節課,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磨課結果異彩紛呈。
6.好成績的取得緣于教研員細致的引領指導。
在學校的邀請下,2018年、2019年4月、5月,雁塔區各學科教研員親臨我校指導。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道德與法治、少隊、綜合等各科教研員深入教學一線聽課,為老師們打磨一師一優課的課例。教研員對大家教學方向高屋建瓴地進行了指導,又對大家在教學中的疑問進行解答。研討氣氛熱烈,老師們暢所欲言,教研員的指導不僅及時,而且針對性強,老師們受益匪淺。經過教研員的指導,大家對一師一優課的教學方向更加明確,信心更加堅定。
7.好成績的取得緣于精益求精的后期制作。
雖然學校有專業的錄播教室,但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學校又聘請了兩名專業的攝像師為大家錄課、制作。無論是現場的燈光、聲音;還是對學生回答問題或現場操作時的圖像、細節;甚至每一次PPT與錄像現場的切換;每一位老師的服飾、妝容;每一節課的課題、板書;每一節課的時長不少于38分鐘,不超過42分鐘……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力爭把最好的一節課呈現給全國的老師們。
所有的努力,終于結出了碩果。在全國評獎比例降低的情況下,五小的獲獎人次卻逐年遞增,從9節到11節,再到12節,真正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飛躍。
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領導者,作為管人的人,我其實做到的就是:尊重教師,善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理解教師,融洽與教職工的情感;關心教師,設身處地地替他們著想,多方關懷,減輕或轉移他們的壓力,讓他們以較好的心理狀態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要關注教師的這些需求,幫助他們實現發展價值。當每一位教師都發展了,我們的學校也就發展了。
用心、用情做管理。
作者單位:西安高新第五小學
郭根寶
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生學歷,現任西安高新第五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校長,負責管理高新五小、高新十六小、高新二十六小、高新二十九小、高新五小第一分校等學校。獲國家級骨干校長、陜西省骨干教師、教育領域“西安之星”、西安市“名校長+”領航工作室主持人、西安市督學、西安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高新教育“名校長+”領航獎、雁塔區優秀校長等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