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思
作者:魏燕燕
發布時間:2020-12-10 10:03:52 來源:教師報
深秋末端,干脆利落的幾場雨之后,冷風挽著初冬,直面肅殺,萬物開始飄零。樹木褪去青衣,枯葉掛在逐漸凋零的樹梢,殘枝在風中搖曳,枯葉離開樹梢,在風中打著旋兒,墜落,滿地黃葉堆積,落目之處,荒蕪落寞直至心底。放眼望去,山瘦了,黃衣難遮掩的山脊敞露出褐色的肌膚,變得深沉而內斂。
城里的秀延河畔,那些人工營造的綠化帶,殘存著季節的界限。冷風卻毫不留情地裹挾著寒意,捋過樹梢,漸禿的樹冠傲立風中,幾片紅葉那么倔強而又頑強地迎風搖曳,支撐著最后的婉約,在蕭瑟中徒添一抹驚鴻。摻雜在枯木叢中的一樹紅花驚艷了路人的雙眸,那滿樹的小紅花,在瑟瑟秋風中凌亂搖曳,似柔弱嬌媚的姑娘,讓人心生憐愛。枝上只剩下寥寥無幾的綠葉,與火紅的花兒相映襯,一樹雕花瓊枝不敗季節,蓄積生命的輪回,從容迎著寒風,暈染了深秋別樣的色彩。
清風冷雨之后,天地之間變得高遠了許多,天藍得純粹,那廣闊的藍色蒼穹之下,穿過小城的一波河水綠得深邃,清凌的河面在微寒中綿延著一婉清麗,靜謐而安然,清姿款款。
陜北深秋的陌上,冷風拂過,一派枯黃,田間地頭,莊稼人已完成了秋收,只留下麥秸稈、玉米稈、豆稈等,或散落一地,或成捆成堆。田間地頭裸露的土地變得干黃卻硬朗,亦如莊稼人厚厚生繭的雙手,見證了勞作者的勤勞樸實,生活的希望全在一雙手與田埂之上。“面朝黃土背朝天”,陜北農人把土地當作命,他們的深情與厚愛全寄托到田間地頭,辛勞與汗水全灑在土地上,只為了這個收獲的季節。在他們眼里,這個蕭零的秋季,卻是金黃的,那種因秋實帶來的喜悅讓他們喜歡這個季節。
陜北高原深處的這個小縣城,進入深秋后,山上的植物就沒了斑斕的色彩,那些裸露的溝溝壑壑、山山峁峁,便曲線分明。當西北風在黃土高原間肆意橫行時,很少再看到昔日黃塵漫天翻滾的惡劣景象,退耕還林的生態政策,已將樹根深深地扎進了山山峁峁、溝溝壑壑,陜北高原由原來的粗獷悍性變得平和而穩健。看似貧瘠的高原深處藏著歷史的厚重與風骨,亦如陜北人的個性,灑脫又豪邁,勤勞又樸實。
陜北深秋的狂野就是讓人措不及防,進入十月份,氣溫連續下降,太陽的威勢也減弱,即使有陽光的一天,也是清冷的。勁風掠過,蠻不講理地褪去樹木的青衣,不幾日便撕掉最后遮羞的黃葉,樹木沒了光彩,卻依舊灑脫地傲立風中,它們的根深扎土地,勁風絲毫撼動不了它們的根。人們昨日還輕衣薄衫,今日便要棉衣加身,奈何不了氣候規律的逆襲。陜北的秋季步履匆匆,來不及矯情,轉身就與初冬撞了個滿懷。
秋雖蕭瑟,卻是四季最成熟的季節,孕育著四季的成長,蘊藏了春華秋實,蓄積生命的力量,歷經風刀霜劍,于滄桑中走向壯美。落葉歸根,那是秋季最本真的模樣,也是萬物生命的壯麗歸途。“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萬物凋零,也有再榮的時候,季節輪回,生命不息。
生命本真亦如季節輪回,于季節的薄涼處,冷暖自知。在逐漸山瘦水寒的日子里,學會放棄一些無能為力的事。平常生活中,少些躁動與欲望,多些沉穩與淡然;少些任性與狂野,多些豁達與平和。學會接受生活中的無奈與缺憾,坦然面對人生低谷時的狂風勁雨,以高天厚土般的胸懷去承擔那些無法逃避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