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進行主題探究,啟發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質疑,又要對學生進行相關語言的訓練。

一、質疑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點

質疑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只有會提問,才能會思考,思考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能力形成的過程。質疑是學生學習、進步的第一步,很多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沒有顯著的提高,關鍵在于他們不會質疑,不會提出問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質疑、思考。在《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課中,為了啟發學生質疑,教師可以在課文導入上下功夫,如“似虎不是虎,速度快過虎,身披花點衣,羚羊填飽肚(打一動物)”,讓學生猜謎語,學生根據想象和課文標題的指引,很快回答“獵豹”。接著,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質疑:“大家再看看這個謎語和題目,有沒有什么問題?”“我覺得獵豹跑得已經足夠快了,還有什么動物跑的速度比獵豹還快呢?”“文章題目是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它是想說獵豹的速度已經很快了,沒有什么動物能夠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還是想說有一種動物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呢?”“文章要怎么描寫速度快呢?應該不是記敘文,而是說明文吧”……這些都是學生的質疑。學生帶著質疑學習課文的話,就會有更大的收獲,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沒有啟發學生質疑,沒有啟發學生思考,這是不對的。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培養思維能力的平臺,學生只有思考了,才能成長。

二、語言訓練是培養思維能力的立足點

在語言訓練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提升自己的學科素養。陳林老師有一段話說得非常好:“閱讀教學的過程,主要是文本解讀和文本遷移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所謂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理解文本、熟知語言、運用文字的能力。”《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中有一段文字就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看!前面呼嘯而過的東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靜止的一樣。那是流星體!流星體是太空中一種較小的天體。有的流星體運動的最大速度能達到二十五萬千米每小時,是火箭運動速度的六倍多。現在,你一定會認為流星體是人們所能見到的速度最快的物體。不過,還有比流星體運動速度快得多的東西,而且它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按下手電筒的開關,立刻會出現一束光柱。”緊接著,教師提出問題:“有人說這段話寫得很好,請大家分析一下這段話好在哪里?”學生A認為,描寫流星體速度的時候,文章使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加清楚地感受流星體的速度之快。學生B認為,文章使用了作比較的手法,將流星體和火箭的速度進行了比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流星體的速度之快。學生C認為,文章將流星體的速度和光速進行了比較,表現了光速之快。教師接著問:“這兩個物體之間有什么聯系嗎?”學生思考后發現,文章按照運動速度的快慢選取了不同物體,都是一種物體要比另一種物體的運動速度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無形中就訓練了自身的語言能力。

三、主題探究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難點

主題探究是閱讀教學中最難的部分,也是最能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部分。很多學生閱讀完整篇文章后,還是找不準文章的中心思想,這說明他們的思維不夠清晰、不夠嚴密。在主題探究活動中,學生不僅要讀懂文章的內容,還要了解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只有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才能很好地抓住文章的主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雖然是一篇說明文,但它有主題思想。那么,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呢?其實,說明文的主題思想比記敘文和散文要簡單得多,說明文主要是向讀者介紹、說明一個事物或一些事物,而記敘文和散文是通過一件事情或某種語境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具有復雜性和多向性,學生就很難準確地把握了。《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文采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由慢到快、層層推進,告訴人們比獵豹速度更快的有聲音、噴氣式飛機、火箭、流星體、光。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宇宙中最快的東西——光,居然可以輕易地被人們掌握在手中,這就是這篇文章想要向讀者傳達的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概括和總結文章主題思想,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有效鍛煉,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總之,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培育學生的學科素養。

作者單位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上高街道結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