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要讓學校成為快樂的王國。”學校是學生的另一個家,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讓學生在這個家里感受到快樂和溫暖。理想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教師應該用自己的愛心讓學生在學校感受到快樂和幸福。教師要成為一個幸福的引路人,首先得讓學生感受到幸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學會尊重,平等對話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即教師應該俯下身子去跟學生對話,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領導者,要讓學生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如果要得到學生的尊重,我們首先應該學會尊重學生。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有一個孩子開學初經常打別的小朋友,還有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在接到眾多家長和學生的投訴后,我跟這個孩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就是這樣,經常和別人打架,家長打罵和說服教育過多次,孩子仍然沒有好轉。面對這一情況,我沒有責怪和批評孩子,而是和孩子進行了一次長談,孩子說他其實就是想和別人玩。了解到這一情況,我發現孩子其實并不是喜歡打人,而是長期受到別人的排擠,想跟別人玩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告訴孩子:“老師覺得你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我們想表達對別人的友好要用正確的方式,比如擁抱別人或者幫助別人,老師也相信你一定會做好。”和孩子談完之后,只要在班里有別的小朋友有困難,我都會讓這個學生去幫助他們。久而久之,孩子們感受到了他的好意,也慢慢接受了他,這個學生也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得越來越好。

由此可見,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教師一定要和學生之間構建平等的橋梁,學會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從而使教師自身也感受到幸福。

二 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色,作為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孩子們的個性,應該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在我所教的班級里有這樣一個孩子,他由于學前教育基礎差,學習無法跟上其他孩子。開學初孩子每天都不開心,覺得無法融入班級,但慢慢我發現這個孩子是個很熱心的孩子,總喜歡在集體活動中幫忙。于是我以此鼓勵孩子,先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之后上課時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我會提問這個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增強,變得開朗起來,也愿意學習了,成績也慢慢跟上來。

所以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教師應該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應該在孩子人生的道路上給他們指明方向,發現他們身上的美,讓孩子從一個優點發散為很多優點。教師也可以由此得到幸福感。

三 嚴慈相濟,激勵為主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嚴厲與溫和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教育學生時應把握好尺度。一個幸福的引路人不是一味批評學生,也不是一味偏袒學生,而是在犯錯誤時積極引導,讓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不因為學習上的成就沾沾自喜,也不因為學習上的困難而自卑。

一個班級里同時存在優等生和學困生,作為一名老師,不能偏袒優等生,也不能對學困生有偏見。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應該就事論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公正心。在優等生犯錯誤時也應該批評,在學困生做了好事后也多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不讓優等生驕傲,不讓學困生自卑。教師要成為一名幸福的引路人,首先應該讓自己的學生感受到幸福。

總而言之,要成為一個幸福的引路人,教師必須讓教室里充滿快樂的氛圍,這種氛圍不僅出現在課堂上,也要出現在自己的班級管理中,讓學生做快樂的學習者。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還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同時我們還要嚴慈相濟,把握好管理學生的尺度,多激勵孩子,讓孩子在班級中感受到愛,進而把這種幸福感傳遞給老師,讓老師做一個幸福的引路人。

作者單位:西安經開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