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學科壁壘,組建大團隊承接國家大任務?對此,西安交大下出一招“先手棋”:學科要交叉,隊伍先交叉。日前,學校黨委召開干部兼職宣布會暨集體談話會,啟動35家教學科研單位的30名副職干部交叉兼職工作,從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層面出發,探索破局學科交叉困境的交大路徑。

談話會前,兼職任命的通知剛剛發布,師生們討論的熱乎勁還沒過去,承擔兼職任務的干部們已經開始對接工作了。

口腔醫院副院長裴丹丹和班子成員開始與機械學院討論合作,她說,“通過醫工學科交叉,解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的現實問題,推動科技創新從‘論文-論文’循環轉變為‘市場-論文-市場’循環,也為兩院產學研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

“太好了!借著學校的改革東風,我們電氣作為老牌學科,也能在學科交叉的新枝上再開新花。”電氣學院副院長楊旭兼職電信學部微電子學院副院長,目前兩院在功率半導體器件方向申請國家重點重大項目進行了初步溝通,“現在已經有一些項目在醞釀和策劃了,相信會有更大的火花和成果?!?/p>

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王華最近正在馬不停蹄地推進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共建的亞歐研究中心的建設,他說:“亞歐研究中心的建設,就是響應學校建設大團隊的號召,合作產出的大平臺,有了干部兼職機制從頂層設計上的護航,交叉學科之間合作的效率和水平必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何把學科交叉的創新道路走深走實?如何從干部互兼的“先手棋”探索出構建新學科發展格局、凝聚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引領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發展的新路子?

“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就像醫學教育發展的孿生姐妹,融合已久,但存在教而不融、合而不專問題。”兼任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副院長的一附院副院長劉昌認為,“下一步兼職工作中,要進一步著重解決兩個學科在深度融合方面存在的問題,培育出真正符合先進醫學發展方向新的學科增長點?!?/p>

在兼任一附院副院長的機械學院副院長楊樹明看來,交叉學科之難,難在“信息不對稱”,學校從頂層設計層面探索干部互兼機制,正是用組織之力打破“信息屏障”的創舉,“下一步我們將以大項目為牽引、以前沿性探索為目的,以兩個學院的合作為先手,凝聚交叉學科合作更大的朋友圈,產出更大成果?!?/p>

“‘卡脖子’‘硬核科技’這些熱詞與基礎性、原創性研究聯系最為緊密,交叉學科是學校突圍‘卡脖子’技術的重要著力點。”醫學部基礎醫學院院長張保軍表示,學院將為兼職干部開展工作鋪好路、站好臺。

“要以百年之積累、國家之責任、學人之情懷、持續之干勁,回答好這份時代考卷,全力以赴投入到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的實踐中,投入到新時代的火熱建設中,為西安交大攀登‘十四五’高峰提供不竭動力。”校黨委書記張邁曾對干部們的寄語擲地有聲。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