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這四個維度綜合起來就是英語的核心素養。英語的語言能力要求學生在社會情境當中能夠用聽(Listening)、說(Speaking)、讀(Reading)、寫(Writing)、譯(Translation)等方法對意圖、想法、態度等進行表達。只有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才能讓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溝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進而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一、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為語言能力培養奠基

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不僅要熟練地掌握英語專業知識,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人師表,一定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為學生樹立榜樣。英語教師一定要用自身的行動告訴學生語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將每日背單詞提上日程,督促自己也督促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我,例如不斷加強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讓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永遠不落后于時代,要意識到時代在進步,語言也是在發展的。有些教師由于母語的緣故,發音帶有濃重的方言色彩,這時候就有必要進行矯正,不能將不標準的語音教給學生。如果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不強,在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上不重視,最后的結果就是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十分薄弱。

二、不斷反思教學方法,為語言能力培養引路

首先,我們可以在教學設計上力求新穎。例如,在講述外研版新版課本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Module2 My family 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自己家庭成員的照片來,然后互相介紹,并且可以延伸一些生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我們還可以在教學課件上多下功夫,課件的內容對初中學生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們可以把課件做得更精美,讓學生主動進入到課堂氛圍中來。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教學活動也不僅僅局限在教師、教材、學生這三者之中了,我們一定要利用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用科技的手段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度,不能全部依賴多媒體教學,教師的教學必須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特色的。

三、注重課外閱讀實踐,為語言能力培養拓路

目前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定困難,其中就有課外閱讀太少這一方面。是的,我們要著眼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方面,讓學生多讀一些課外英文作品是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不錯的方法。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外研社出版的英文讀物。如“The four young faces round the fire cheered up as they thought of this ,but then Jo said sadly,“we haven't got father,and we won't have him for a long time.”She didn't say “perhaps never”,but each silently thought it,remembering that he was away at the war in the South...”(選自《小婦人》)通過閱讀選文,學生能夠學習新詞匯,讀(Reading)、寫(Writing)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另外,我們還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在課堂上進行文章的朗讀,比如可以在“cheered up”這類與情感有關系的單詞上進行重讀或者帶感情朗讀,讓學生理解這個詞的含義和所表達的情感。同時,對于學生不太理解的文化背景,例如“remembering that he was away at the war in the South”中的“the war”可以進行補充說明,讓學生能夠準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加強對這類分級別、有針對性的讀物的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還能讓學生學到更地道的英語表達。

四、開展多種實踐活動,為語言能力培養踐行

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所以教師可以辦一些有關英語的演講比賽,或者英語戲劇比賽、英語電影配音等有趣的實踐活動,并且將這些活動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去,且要有比較高的占比度。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一些有意思的實踐活動中,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但是一定要注重對質量的把控,不能夠讓學生只做流程上的活動,而是要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去。

總之,想要提高語言能力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很多方面的幫助,我們的學生也需要很多幫助,比如來自社會、家庭的關愛,讓學生學習的氛圍更濃厚,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同時教師有自覺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單位 陜西省府谷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