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學要求具有時代性和人文性,影視案例教學是思政課堂常用的方法。最近,國產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遍了全國,高居中國電影史票房榜首。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教學備課過程中,我嘗試著將這部學生熟悉的電影引入課堂,將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融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學習中,通過影評的形式展開教學,學生學習更加有趣,參與度更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影片導入,激發興趣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關于矛盾概念、基本屬性和作用的知識,是學生后續矛盾觀學習的基礎,在學生理解構建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中起著基礎性作用,而且考試中選擇題和材料題都會涉及,是學生“生活與哲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難點部分。但矛盾的內涵和基本屬性抽象、概括,教師難以教學,學生難以理解。教學中,教師必須選用恰當的教學素材,吸引學生,才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時,我通過播放《哪吒之魔童降世》宣傳片導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影片講述了哪吒生而為魔卻不認命、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中間有親情、師生情和友情。這部電影大多數學生在假期都觀看過,學生對此感興趣,有話說。學生在看完了宣傳片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該電影與本節課會有怎樣的聯系,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搭建了本節課學習的“腳手架”。

二、巧妙設問,思辨明理

蘇格拉底說:“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人們答案,而是向他們發問。”問題引領教學,巧妙的問題設計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順暢,學習更加高效。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思維水平,設計探究式、辨析式、推理式等不同形式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分析中開拓視野、鍛煉思維、獲得知識、形成素養。

播放完電影片段后,我讓學生簡單講述影片的內容和自己的體會,調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隨后拋出系列問題:(1)劇中靈珠與魔珠,英雄與惡魔,朋友與敵人,生而為魔與逆天而為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請你列舉類似的例子。(2)英雄與惡魔、朋友與敵人其中一方不存在,另一方還存在嗎?(3)哪吒與敖丙是朋友關系還是敵人關系,說明了什么?(4)影片還有一條主線展示了李靖夫婦對哪吒的無私付出和家人之間的沖突,聯想我們的生活,為什么我們與家人發生沖突多而和不熟悉的人卻比較少?(5)哪吒生性為魔,卻不認命與天雷抗衡,最終哪吒戰勝天命,善性戰勝魔性成為英雄,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問題環環相扣,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會思辨的樂趣,在影片分析中感悟了矛盾,理解了矛盾的內涵、兩種基本屬性及其關系和矛盾的作用,在深度思考中積累了哲學智慧,發展了核心素養。

三、總結升華,培育素養

教學總結是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運用恰當的方式總結升華,既能有效加強知識間的聯系,而且能升華情感,促進學科素養的培育。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在影片中太乙真人說過“哪吒的命,就是不認命”,就這句話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學生認識到了生活中要勇于戰勝挫折和困難。課堂的最后,我進行了總結: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順境和逆境,我們要有福禍相依的豁達和居安思危的警覺;家庭給了我們幸福和歡樂,但也有憂愁和煩惱,我們要搭建起與家人心靈溝通的橋梁;我們的祖國日益昌盛,但也有風險,我和我的祖國緊密相連,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從個人成長自然過渡到家國情懷。通過學習矛盾,使學生對個人成長、家庭關系和國家意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思政課教師要善于選取教學資源,充盈自己的課堂。一部電影,每個人看后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從思政學科視角分析解讀電影,透過電影感悟、思考、體會哲理,學生學習興趣會更濃,印象會更深刻。我們要活用熱播電影,巧妙設問引導學生思辨明理,升華總結強化認知、促進素養培育,因課而異,因時而新,讓思政課更有魅力,更好地發揮思政課教學的育人功能。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