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幸福指數是衡量這種感受的主要指標,我們常常用幸福指數的高低衡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他們的幸福感往往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所處的環境及周圍的人傳遞給他們的積極的心理體驗;二是自身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感知。從人的主動性來講,幸福感的產生主要取決于自身的認知程度。但對于未成年人說,他們暫不具有完全的主動性,所以對自身以外的環境和人的依賴性就顯得更強一些。孩子一天中很長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作為教師責無旁貸地扮演了傳遞積極心理情緒的主要角色。

對孩子來講,穿得好、吃得好絕不是幸福,內心愉悅、快樂、輕松才是幸福。當今社會,“擇校熱”導致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過重,本該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個個彎著腰,駝著背,行色匆匆穿梭于奧數、奧語等各種提高班之間,身為一名教育者兼母親,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我想我雖然不能憑借一己之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我完全有能力緩解孩子的壓力,努力讓他們每天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走進校園,在這里享受歡樂、友誼,學習知識的同時,讓他們都能幸福地過好在校的每一天,將小學階段的美好生活永遠留在記憶里。

一、用微笑給孩子創設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

以前,我帶過的孩子都知道我比較嚴肅,我也常常竊喜,因為我的嚴肅“犯上作亂”的孩子不敢造次了,班里出現問題時我大發雷霆后,孩子一個個怵惕乖巧。現在看來,那無非是在我的重壓之下孩子表面上的一種屈從罷了。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先從改變自己以往的嚴肅表情開始,用微笑替代嚴肅。剛開始,我有些不自然,孩子也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我們都變得從容了,班里的笑聲多了,歌聲多了,友愛多了,和諧多了。有些孩子愿意給我說心里話了,甚至會向我傾吐家里父母吵架、離婚這樣的難言之事。有一個孩子當著我的面說:“張老師,其實你微笑的時候更好看,我從一本雜志上看到,經常微笑會使一個人看起來要漂亮、年輕些……”這時,我才明白孩子渴望的是能夠和老師交流,和老師做朋友,他們的情感得以表達后內心才不會壓抑,才會感到輕松,才會獲得快樂。所以,我下定決心,無論發生什么事,我都會努力用微笑為孩子創設一個和諧的、溫暖的、像家一樣的氛圍。我們不再將“班”叫“班”了,而是改為“家”,教室的布置也力求溫馨,我們的口號就是“我愛我家”。這樣一來,班級凝聚力增強了,每個孩子都愿意為班集體增光添彩。我們班幾乎每周都能獲得紀律或衛生流動紅旗,在各類競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更讓人欣慰的是,孩子的學習熱情不斷在提升,成績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課堂,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課堂學習是孩子一天生活的主要內容。如果教學方法始終如一,那么無論是對孩子還是教師來說都是一個艱辛的勞動過程。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習成為一種享受。課堂上,我再也不吝惜自己的微笑與鼓勵了,因為這是每個孩子最渴望得到的祝福,能夠讓他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輕輕松松學習,就是我的教學宗旨。有了這些,學習自然就會成為孩子心中的一件樂事。

三、課后,讓孩子體驗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

在我的指導下,孩子自己組織了的一些富有創意的寫作活動,如“詩詞創編”“輕松作文”等。學完某些內容后,我讓孩子查找相關的資料,既可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幫助他們從課內向課外拓展。我還讓他們將自己的理解、感悟編寫成一首首長短不限、格式自由的詩歌,或者讓他們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寫自己的感悟,最后讓他們在全班交流,并評選出優秀作品匯編成冊。如學完《桂林山水》之后,孩子寫了很多現代詩歌及古詞。有孩子用“憶江南”寫了一首詞:“覽漓江,船在鏡中游。桂林山水美如畫,多日憂愁飄腦后,此處久留夢。”不少孩子還將自己的優秀作品投向各類報刊……這些活動能夠讓每個孩子充分地展示自我,充分地享受校園生活的樂趣。

四、周末,讓孩子為成功者喝彩

每個周末,都是我們最激動的時刻,班級的各類評比結果將揭曉,會產生若干名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小明星”,其他孩子也會為這些“小明星”喝彩,大家一起享受收獲的喜悅,這樣孩子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就能不斷進步。

總之,讓所有孩子幸福地度過每一天,讓每個孩子的生活都充滿希望,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大學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