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稱為學校心理輔導,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途徑,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系統而具體的要求和指導,這為學校心理輔導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也促進和加快了心理輔導在各級各類學校中的開展。雖然通過這幾年不斷的探索和努力,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成果,但是根據我們對許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實際考察,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教師師資不夠。

2.缺乏專業的心理咨詢和輔導的技術技巧。

3.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性認識,導致心理教育只面向“問題學生”或“后進生”。

4.學校心理教育中還存在形式化、片面化、醫學化、課程化、德育化、孤立化等傾向。

在以上教育背景下,我校對國內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去粗取精、揚長避短,力求在實踐中探索出更適合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途徑與方法。

全員參與下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探索與實踐

為了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便于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學校自建校起就開設了青少年心理發展研究中心(后簡稱“心理中心”)。在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指導下,經過一個時期的實踐,探索出了一套全員參與、自助與互助相結合的三維一體式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效果顯著。

三維一體式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分別以學生、教師和家長各為一個維度,讓他們各自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和工作中,學會自助的同時,相互之間也進行互助,三個維度在各自的方向上發展的同時也與其他維度進行互動性發展,最終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學校以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優化學生成長環境為根本目標,分別以學生、教師和家長為參與主體,通過幫助學生自我成長、提升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理念及方法,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學校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師自編教材

學校為每個年級開設每周每班一節的心理健康課,所用教材為我主編的《健康成長教育》,該書現已成為陜西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定教材。

(2)學生自主上課

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組成課題小組進行備課,并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教師作為聽眾觀摩、指導,每個班由此產生出了很多“小心理老師”。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了信息搜集能力,還豐富了知識,鍛煉了溝通和表達能力,全方位了解并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內涵和外延。

2.團體心理輔導

對于青少年來說,同伴團體關系具有著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和重大的實用價值。在每一次團體輔導之前,心理老師都要確定本次團體輔導的主題,并在心理健康課上告知學生,有需要的可以直接找心理老師報名,也可通過其他途徑報名,每次團體輔導的人數定為10-12人。在輔導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整個過程由學生自己體會、感悟、成長。最終的目的是授之以漁,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心理學素養也得到提高。

3.心理劇社團

我校利用學生第二課堂的時間建立了心理劇社團,每期確定一個主題,然后根據主題召集合適的學生參與,通過表演、排練,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體會角色人物的內心活動,最終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此基礎上,我校還進一步把每一期的心理劇表演內容拍攝成心理劇視頻,以供更多的學生學習。

4 .心理咨詢與輔導

心理咨詢與輔導主要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認真、耐心、科學的幫助。來訪學生一般通過班主任的介紹、同學的陪伴或自己單獨來訪的方式前來咨詢。學校設有心理發展與研究中心,還設有輔助的功能室,包括音樂放松室、擊打宣泄室、吶喊宣泄室、涂鴉宣泄室。

除了面對面的心理咨詢外,我校心理老師還通過QQ咨詢、書信咨詢、電話咨詢等方式,幫助一些煩惱相對輕微又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面見老師的學生。

此外,我們還利用腦波生物反饋儀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提升放松技能,利用智能宣泄儀進行合理宣泄,利用沙盤室和團體活動室進行個體或團體的心理咨詢與輔導。

5.心理委員組織

心理委員的主要職責包括協助心理老師完成一些日常工作;密切地關注班級同學的情緒、心理健康情況,尤其是近期遭受過重大事件的同學,如親人離世、考試失利等,并能夠及時和心理老師聯系,在出現危機事件的時候能立即向心理中心匯報;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方法,利用同伴效應積極引導有困惑的同學等。

6.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是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分享的另一途徑。各年級面臨的主要心理發展任務不同,講座內容因年級而異。在內容方面,心理健康講座和其他幾種途徑相比起來并無明顯優勢,但就形式而言,它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參與人數越多,團體動力的影響越大。

7.開展多米諾骨牌大賽

為了使團結、合作、互助、寬容、創新、耐挫等優秀心理品質的教育落到實處,我們利用心理課向學生介紹多米諾骨牌的歷史、技巧和意義,讓學生在玩耍和競賽中積極主動地學會協作、學會寬容,感受怎樣才叫團結,怎樣才能獲得個人與集體的共贏。

8.心理特色實驗班——“九七班”

為了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征求學生本人及家長的同意后,我校曾針對九年級22名學習困難、學習積極性喪失甚至厭學的學生開設特色實驗班——九年級七班,簡稱“九七班”。該班由學校兩位心理老師做班主任,主要是做到陪伴、鼓勵、無條件接納以及學習方法上的指導。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們發生了很多變化,對自己有了希望,有了自信,連帶課老師都說學生的狀態不一樣了,積極、樂觀、向上的氛圍已在九七班形成,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以教師為主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的文化氛圍、教育教學理念及方法、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藝術、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往,無一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發展、人格形成。因此,我校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為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1.開展教師自我成長培訓

該培訓活動由我校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做導師,每20個教師為一個團體,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團體培訓。在培訓活動中,采用體驗式、參與式活動的方式,激發教師們的內省能力,使教師們從認知到情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會了多角度看待自己、看待學生,促進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2.開展教師心理學課程培訓

為了提高全體教師的心理學素養,我校特聘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發展研究所的五名心理學教授為我校全體教師作心理學專題課程培訓,課程內容包括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行為問題的矯正與治療、心理學研究方法。這些名師的教育視角、教育理念,優化了教師的教育思維模式,激勵教師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去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3.每日一條“心靈咖啡”

我們秉承“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每天早上在教師QQ群里發一條“心靈咖啡”,其內容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總能帶給人心靈上一點觸動、一些反思,讓教師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心靈的成長。

4.心理與教育讀書活動

為了多角度、多渠道向教師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義,我校每學期為全校每個教師訂購一本實用性或操作性較強的心理教育方面書籍,請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寫讀書筆記,開讀書交流會。

5.教師心理咨詢與輔導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他的教育教學效果,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我校心理中心的咨詢室也面向教師開放,只要有需要心理咨詢與輔導的,都可來心理中心尋求幫助。

以學生家長為主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養方式、家庭成員間的人際互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認知、情緒、意志,塑造著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能力等。因此,我們盡全力去提高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開辦家長學校

自建校起,我們定期為家長開設各類主題的家長講座,與家長們一起討論他們最關心的教育問題,尋找最適合的解決辦法。此外,我校還承辦了西安心理學會“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希望把我們好的經驗與全市的學校和家長們分享。

2.家庭教育咨詢

我校心理中心也面向全校家長開放,家長們可以通過郵件、QQ、電話等各種形式進行家庭教育咨詢,也可到心理中心與專職心理輔導老師面談。

3.開展家庭教育沙龍

為了切實解決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困惑和問題,心理中心定期開展家庭教育沙龍活動,家長們可根據沙龍主題提前報名,按時參與,與心理老師和其他家長一起分享困惑,分析問題,探索解決辦法。

4.開播家庭教育線上課

為了最大化影響到每個學生家長,特別是對工作忙或在外地上班的家長,我們開播家庭教育線上課,幫助所有家長靈活安排自己的時間,隨時隨地反復收聽我們的課程,強化學習效果。

實踐收獲與展望

通過探索與實踐,我們深切感受到全員參與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快樂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內在因素(學生自己)在不斷積極成長,外在環境(教師和家長)在不斷優化改進,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必將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1.提升了學生自助與互助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們深切感受到了心理健康對人生發展的重要作用,樂于主動接受各類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并且有了自助與互助的意識,能夠通過自我認識、自我反思進行自我成長,在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能夠主動向同學、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2.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師在一種愉悅的、積極的、奮進的狀態下工作,能夠藝術地、科學地、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受益的不僅僅是學生,也有教師本人及其家庭。

3.更新了家庭教育的思路與方法

家長們在有了家庭教育困惑和問題時,能夠獲得支持和幫助,同時更新家庭教育的思路與方法,協調親子關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氛圍、情感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4.多維度互助效果顯著

當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普及開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成為了心理健康知識的擁有者,都具備了一定的自助與助人的能力,無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家長,都有機會為他人服務。我們驚喜地看到,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親子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都有了相互幫助的意識和能力,和諧氛圍令人欣喜。

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校師生和家長受益匪淺,我們將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摸索嘗試,與時俱進,創造更多精彩和幸福!

作者單位 西安高新逸翠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