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革命先烈為民眾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曲鐵肩擔道義的歷史頌歌。今天,很多村官及扶貧干部在殿堂和田壟之間毅然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困中拓荒,揮灑汗水。我的弟弟在關莊村駐村,他不沮喪,不抱怨,與群眾并肩奮斗。我們景豐中小學的教師也加入了脫貧攻堅的時代洪流。

由于工作需要,上學期我接手初一年級,焦文杰同學成了我的幫扶對象。他家的情況很不好。父母離異,父親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兩個孩子。這個男孩平常寡言少語,上課也不太回答老師的問題,與人談話,目光躲躲閃閃,明顯缺乏自信。每次和他聊天,我都盡量找出他的優點,真誠表揚他。得知他語文比較差,我就經常抽時間幫他背誦古詩詞。簡短的古詩詞背誦讓焦文杰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每到約定時間總會準時到來,讓我欣慰極了。我還多次到他家里,送去棉襖和水果,他的父親很感動。在了解孩子最近的表現后,我建議他的父親有機會就和孩子多交流,看到一點進步就鼓勵孩子。真心期待一個青春陽光的焦文杰站在我們的面前。最近傳來了好消息,焦文杰的爸爸告訴我,他家已經脫貧啦!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看吧!祖國的山卯上、菜地里、大棚下,生長著一片片綠油油的希望。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愿化作一縷春風,持之以恒,盡力溫暖身邊需要幫助的孩子。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