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就是重視每一次展示
作者:姚永濤
發布時間:2020-10-23 15:00:0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還是會想起2018年9月20日自己的那個窘樣,手插在褲兜里不知所措,嘴里像是含了一個雞蛋,說話顛三倒四。
那是我們參加國培計劃跟崗實踐環節結束后的茶話會,要各個小組派代表分享收獲,稿子是我寫的,組長臨時“開溜”,只有我硬著頭皮上。其實還是很輕松的氛圍,但是就是自己的嘴不夠利索,說話磕磕絆絆是自己的老毛病了。
五分鐘的簡單分享結束后,還是在哆嗦,心砰砰地跳。教研室的商老師對我說,你說得挺好呀,就是得把手插兜里的這個毛病再改改,這里顯得不禮貌。商老師說的話我默默記住了,但心里還是樂開了花,我真的可以嗎?我也不停地問自己。
培訓回來后,學校的教研主任請了產假,學校安排我做教研干事,頂崗半年學校的教研工作。學校派出去學習那么長時間,這樣的安排是很正常的。我想著怎么把自己在培訓中看到的東西講給學校的老師聽,還能圖文并茂,那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匯報的形式了,但是,我可以嗎?
既然是學校安排的工作,盡力要去做好,我不能說不可以。既然嘴不怎么利索,那就把匯報的PPT做好點吧,盡量細致些,免得忘詞。我選的題目是《立足課堂教學,構建校本教研》,我想去改變以前的粗放型的教研模式,把教師的備課走向精細化的打磨過程。匯報開始后,才發現腦海里面很多詞語都往出蹦,雖然有些吞吞吐吐,但表達還算清晰,在講解中我看到了老師們若有所思的眼神,老師們有些了解和觸動,也算是有些效果吧。
2018年12月,我們的國培計劃要組織送教下鄉活動,除了要送示范課,還要有個關于課堂教學的專題講座,縣教研室的柴老師看到我在學校開展過匯報,把這個講座的任務給了我。
但是在自家講座的匯報和出去講座,那完全是兩個概念啊。首先,內容不夠,學校里的講座還比較粗淺和簡單。其次,講座還需要去了解教師的需求,講什么老師們才能感興趣?講什么老師們才能有所收獲?
自身有了困惑,怎么汲取知識?我想到了學校的圖書室里購買的一千冊教育專著。這些專著像是打開了我的一扇門,各類專家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理念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制的,好像自己遇到的問題都能在書上找到答案,還能和一些專家的想法產生共鳴。有了這些書籍的支撐,加上自己的實踐經驗,我又把之前的PPT擴充了不少,取名為《讓課堂變得從容》。
在講解的時候,已經是寒冬季節了,我們送培的教師、鄉下學校的教師還有幼兒園的教師都坐在一個圓桌會議室里,可能是氣氛比較融洽,我講得也比較從容,慢慢進入了狀態,沒了緊張的心理,嘴里的磕磕絆絆變少了。
2019年1月,我承擔我們縣網培的小學語文研修坊主,在網培項目結束后,要去漢中進行集中匯報。再次接到教研室的任務,而這次,是代表縣區三個工作坊進行語文學科的匯報。怎么去整合網培中一些碎散的工作?怎么提煉出工作的亮點?匯報怎么突出語文味?這對自己來說,又是一次未知的挑戰。
擬好了以《結伴同行共育書香》為題的文稿,接下來就是匯報PPT的制作,感謝于自己平時的積累的課件素材,一張張圖文并茂的制作,搭配中國風的設計元素,二十來張的PPT就花了一周的時間,畢竟是第一次出去匯報,盡善盡美吧。
匯報當天,在漢中市中心的一個酒店,會場無比莊重,一起來的還有洋縣、略陽、鎮巴、城固這幾個縣的坊主、總坊主、管理員兩百多人,每個縣區三個代表匯報,光匯報就有十五個人。白河縣的首字母是“B”,按照字母順序,我們第一個匯報。
可能是匯報的PPT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效果還可以,我有了點自信。從組織建坊、設計課程到凝聚坊員、整合活動再到線上研修、結伴同行,三個層面以“書香”為主題,最起碼思路是清晰的。
沒想到匯報后的效果還算不錯,在下面交流的時候,好多老師問我怎么開展線上活動的,怎么教老師在線上學習微課的……這次我知道了,充分的準備很重要。
2019年6月底,縣職教中心要開展假期繼續教育培訓,經教研室楊老師推薦,主管培訓的曾主任給我打來電話,想請我在8月份承擔三場小學語文專題講座,每個講座三個小時,一共一天半。
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我遇到過最大的挑戰,拋開自己是美術老師不說,就算自己是語文老師,也沒有這么多東西可以講啊!但這樣的機會又有多少呢?錯過了怕一生都不會有。還好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正好又在假期,準備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一次性在學校圖書室里拿了十幾本書,假期值班的時候就把筆記本電腦搬到值班室去做,收集、思考、實例、凝結,整整一個月,每天一張、兩張、三張的PPT去做,終于做好了。
第一個專題《讓語文課堂變得從容自若》,結合前面送教的匯報再細致,添加教學案例去支撐;第二個專題《讓語文微課詩情畫意》以實操講解為主,教老師們怎么制作高質量的微課;第三個專題《讓習作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以習作為切入點,加上平時自己的實踐經驗。三個專題剛好還能構成一個排比句,除了第二個實操講解,剩下兩個PPT的頁數都是130張左右。
在做中等,在等中盼,終于來了。縣職教中心的會場很大氣,會場中間的顯示屏色彩艷麗,還配有轉播的電視,效果非常好。會場的座位能容納三四百人,站在這樣的會場上,哪有不緊張的呢?還記得幾年前自己還是以新進特崗教師的身份在這里培訓,現在已經站在臺上了,下面全是從教數年的一線教師,講座引入時就有點結巴。
但已經站在臺上了,退縮又有什么用呢?還好我在第一個專題中設置的有互動環節,答題的老師就送自己的作品集,幾輪互動起來我慢慢放松了,會場的氣氛也慢慢好了起來。總歸,我還是克服了自己,一天半的講座,我自己的收獲也是前所未有。
前幾天,我們兩年的國培計劃項目縣進入了總結提升階段,組長安排我做兩年的培訓課程簡介的匯報。參加都是我們一起培訓的50人學員,人不多,都是老熟人了,我想這次應該能放松點了吧。利用端午放假的時間,白天充足地睡了兩個小時,晚上開始寫文本資料。又開始收集、整理、思考,寫完文稿后才發現已經有4500多字,看來這次匯報也不簡單啊。
匯報時除了PPT的內容,我更想談的是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可能在組織文字的時候仍然不夠流暢,但總算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能給一起培訓的老師一點啟示或者思考,我已經很滿足了。
兩年了,參加這次項目縣團隊研修培訓,自己收獲真的很多,嘗試了太多以前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看到了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風景。
從這個過程中,我知道了每一次講座,每一次匯報,每一次分享,每一節公開課,或者微小到學校里一次評課,一次簡短的發言,都是一次展示。在每次的展示中,我們都在充分準備,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因為你的重視程度決定你的成長高度。
作者單位:白河縣西營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