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是永遠的長征
作者:任長安
發布時間:2020-10-23 14:57:4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到底在哪里?經典經驗的總結、深入徹底的反思、堅持始終的執行是一個教師快速成長的法寶。“實踐反思”是校本研修最典型的特點。在日常教學中,沒有理論的指引容易迷失方向,沒有實踐的跟進容易導致空談。學會記錄走過的路,才不會忘記曾經的痛和快樂。學習思考走過路,才會把經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把有價值的教學理論轉為具體的教學實踐。
校本研修,從校本教研的范疇中“破繭”而出。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張豐介紹浙江校本研修十年歷程和經驗時用了一個詞叫“實踐嬗變”。“實踐嬗變”是指通過反思實踐引發質的改變。因為校本教研的早期實踐往往只是關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們通過課例研究與課堂觀察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來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隨著校本研修的持續研究和縱深推進,校本研修漸從過去的教研范疇中“破繭”而出。校本研修的關鍵并不在發生的場所,而在于研究是否以學校為出發點,是否在關注研究學校教育教學中實際發生的問題。因為校本研修,“聚焦課堂”有了新方向,即從關注課堂教學研究技術走向關注學生學習機制的變革;學校教學管理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回歸;改進教師研修有了新策略,教研活動策劃走向觸及教師研修機制變革的“實踐研修”。校本研修是將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和教師進修提高密切結合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校本研修成為推進課改常態化的重要策略,反映了從實際出發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改革精神。
校本研修,用最樸素的語言講最深刻的道理。校本研修的目標并不在于顯示理論研究的深奧,而在于教師能講出教育教學最樸素的道理。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學習理論與應用理論的“鏈接”與“導引”,旨在改進教學實踐。校本研修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要與各項教學常規相結合。校本研修目標必須關注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即課程管理、教學常規管理及教師專業發展管理。建立教學新常規,創立教學新范式。這里的常規不是校長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不是教師工作的底線,而是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研究提煉而成的科學有效的做法,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校本研修是正在進行時。教學是一種不斷產生遺憾,不斷產生反思的行為,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永遠在路上,在落實新常規的路上,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在追求科學觀察的路上,在提高質量的路上,在形成學校研究性生活的路上。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在成長中享受為師的幸福,這是實施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這就意味著校本研修是以改進學校實踐,解決學校自身所面臨的問題為目標。
校本研修,讓教師用平和的心態積極邁好每一步。校本研修的內容具有層次性。研修的內容主要包括解讀課標和教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學生學習診斷、學業輔導、過程性評價、考試命題研究等。校本研修的需求具有層次性。從“教師缺什么”出發,設計“教師真有收獲”的校本研修體系,讓不同的教師在校本研修中獲得不同的收獲。落實教學常規,讓教師心中有規則;提高教學技能,讓教師手上有技術;促進專業素養的進步,讓教師腦中有智慧。校本研修的主題具有層次性即漸進性。成功的研修策劃應體現螺旋上升的特點,從形成共識、行為跟進、進一步認識到進一步改進的“螺旋式上升”。校本研修的主題,可以是大主題下的小專題的逐步深入“剝筍”,也可以是分工研究的共享交流。
我的學習反思雖然是淺薄的,但是卻是無比真實的;我的反思雖然是倉促的,卻是非常急迫的。用毛澤東同志的詩句作為結束語:“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作者單位:渭南市實驗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