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思政之路 借四季書寫教育之心
作者:呂亞鵬
發布時間:2020-10-21 14:27: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嚴于律己,積極踐行。這一年,四季更迭,風景各具風韻。回顧走過的道路,做出的選擇,揮灑的汗水,沉淀的歲月,我有憾而無悔。
一、奮斗扮靚四季底色
1.春耕,擁抱思政課的春天
2019年4月中旬,我們所在的“西飛二中名校+”教育聯合體通知要選拔教師參加由西安高新第二中學、西安高新一中灃東中學、藍光中學、橋山中學、西飛二中合作部五校聯辦的同課異構活動。我毅然報名參加。盡管自己所在的學校是閻良農村初中,但不服輸、不甘落后的性格讓我走上了挑戰自我的道路。接下來是備課、磨課,早上聽評課,下午修改課,第二天繼續請老師們聽評課,只為精益求精。政史組的老師們,不厭其煩地聽一樣的課好多遍,每次聽完還能從不同角度提出中肯的改進和建議。5月11日,同課異構正式開始,自己是第一節,站在西安名校的講臺,面對名校的學生、各校觀摩的名師和一堆攝像設備,有21年教齡、自稱為“老江湖”的我多少有些緊張,但前期充分的準備讓我迅速穩住了陣腳。別出心裁的設計、形式新穎的活動、精心錄制的微課,我引領著學生一步一步走進知識的殿堂。學生激情參與,熱情高漲,生成新知也堪稱精彩。伴著鈴聲,我走下講臺,收獲了學生和聽課教師一片掌聲。評課專家高新一中的李育民老師給予高度肯定。他說“課堂情境有多遠,課堂就能走多遠。”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性課程,但思政課堂絕不是僵硬干巴的課,一個活潑生動的老師才是學生的最愛,一節有趣有詩意的課才能讓學生看到未來。
2.夏耘,遇見更好的自己
夏天很熱,愛更要趁熱。遇到了新時代、好時代,遇到了一個好學校、好團隊,陜西省基礎教育教科研成果申報讓我遇到了好的“將軍”、優質的“兵”和更好的自己。陜西省基礎教育教科研成果申報機會很難得,參加省級的評比,要經過層層評選。有時候人就是需要逼一逼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量。我們多年的課堂改革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實干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將方法和經驗上升、提煉成理論,這樣才能輻射和引領更多的人、更多的學校。所以,整個暑假,我們一班人多次召開協商會,頂著酷暑一遍一遍修改,一個字一個字地訂正,終于在開學前將資料準備好。接下來是上交、修改、再上交、再修改,一遍遍地修改,讓材料更精美,讓思想更凝練。等待,焦急地等待,區級推薦,市級推薦,最終獲省級二等獎。
火熱的夏天,火熱的心。其實申報就是想把多年對課堂改革實踐和思考進行總結提煉,是在享受做的過程,而非結果本身。探究教育中的問題,是每一位教師立德樹人的責任,是每個教育人永遠不變的初心。
3.秋收,收獲職業的幸福
“大練兵”成為我整個秋天的關鍵詞。10月8日,經過前期的準備,我如愿參加了西安市思政課教師“大練兵”選拔活動,順利晉級,代表西安市參加省級展示。然后經歷了集中備課培訓、現場展示和評委點評等環節。幾位西安市思政學科領域的導師,給我做了精心的指導,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楊婉麗老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業務能力時刻感召著我;陳海蘭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勤思善學讓我肅然起敬……每一次遇見,都是一次生活的饋贈。“大練兵”的初衷是以練促學,以練促教,通而不同,也確實如此。每一位老師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的精神魅力所在,也都有自己的短板。在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基礎上借鑒學習他人的可取之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大練兵”之大,在于全員參與、帶動全員,也在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在陜西“大練兵”展示中,我獲得了陜西省思政課大練兵教學標兵的成績,對于這個成績,我很知足,我感恩歷練的過程和成長的體驗,讓我更有獲得感和進取心。
4.冬藏,積蓄綻放的力量
冬天是儲物過冬的時節,正是積蓄力量喜迎春天的時候。
12月26日,很榮幸作為72名教師代表之一參加全省思政課大練兵表彰會。省教育工委書記董小龍針對貫徹落實“四好思政課”創優行動提出了“大練兵”活動應該“怎么看”和“怎么做”兩個問題,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一線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也給我們釋放了一些積極的信號。
關于“怎么看”這個問題,他講到這是政治問題,必須在政治站位上去看待“大練兵”這個活動,從思想上重視思政課和學科德育,要讓我們思政課教師、德育工作的教師有獲得感和職業幸福感。關于“怎么做”,董書記強調,應該用行政力量去推動,用激勵政策去鼓舞,全員參與,全科覆蓋、全程推進、全面育人,“大練兵”活動應該從學校到縣、市、省常態化持續開展,參與的學科應該從思政學科輻射帶動其他學科,達到全科覆蓋、全面育人的效果。所以,思政課破冬迎春,其他學科的春天亦悄然而至,只要把立德樹人落實落細在每一堂課上,所有學科的老師都可以在教壇百花齊放、桃李滿園。冬藏靜心修身,明春意氣風發。
二、戰“疫”彰顯思政擔當
1.“云課堂”引領思政課新時尚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給全社會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疫情拉開距離但阻擋不了學校的愛。延期開學的日子里,思政課從未缺席。我搖身一變成為教學主播,釘釘直播平臺打破時空局限,為師生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搭建了一個真實的“云課堂”,線下自學、線上教學,線上線下,師生成為教學共同體,在互動中成長,也在嘗試中跟上時代的腳步,“云課堂”的新方式引領著網絡思政課的新時尚。受西安市教科所的安排,我參加了西安市網絡精品課程錄制,給全市九年級畢業班的學生們帶來了一節有深度的專題復習課,反響良好,廣受好評。
2.“團隊+”打造思政課紅課堂
特殊時期,師生足不出戶,如何凝聚育人合力,使思政課育人效能最大化?好在,思政課教師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奮斗。團隊活動齊上陣,思政課紅而不“專”。疫情期間,學校將思政課與團隊活動緊密結合,學生在理論與實踐中蘊養家國情懷、培養政治認同、增強法治意識等必備學科素養,學校團隊活動加思政,營造著線上的紅色課堂。升旗儀式、班會、團課作為學校儀式教育的重要方式,承載著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因為疫情無法常規舉行,我們學校全體師生共同完成了一場特別的網上升旗儀式,在特殊時期為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盛大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我最崇拜的人”主題征文、“寫給逆行英雄的一封信”等活動,引領著師生重塑愛國、敬畏生命、尊崇法律的信仰,成為疫情中一堂生命必修課。
3.戰“疫”情提升思政課新溫度
疫情期間,思政課上學生的需求是什么?教師該上什么內容?怎么上最有效果?我撰寫了多篇思政課戰“疫”情主題文章,以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溫度。《線上教學五字訣》《讓網上思政課有滋有味》《這樣的思政課超燃》《初中精品課錄制感悟》《線上教學“熱”運行與“冷”思考》等五篇文章先后被“陜派教育”和“教師娘家”轉載。我個人制作的美篇《思政教師眼中的新冠肺炎》,現已出三期,閱讀人數近萬人。主動用好疫情活教材,讓學生專業知識學習與時事政治的解讀兩不誤,思政課的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不脫節,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和科學防疫主動作為不離線,特殊時期讓思政課成為支持配合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重要力量。
思政課的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如人生這場修行,在奮斗中前行,在反思中完善,在付出中收獲,在經歷中沉淀,一步一步地成長,走向遠方。
作者單位:西安市閻良區武屯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