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期開學報到后,學校就會給學生們配發各個科目的新課本。拿到新課本的學生們愛不釋手,不停地翻看與瀏覽,迫不及待地閱讀著自己喜歡的篇章。

新課本拿回家,家長們似乎比孩子更加珍愛這些“寶貝兒”。書包一股腦兒地被翻個底朝天,一本一本地核對科目,一頁一頁地檢查印刷質量。家長們除了急切了解孩子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外,最重要的就是給新課本包書皮。

你不得不佩服現在這些商家的智慧和頭腦。每到開學季,學校附近及周邊的各種文具店、超市,便想方設法地促銷著各種各樣專門為學生設計制作的不同材質、不同檔次、不同型號的專用書皮和不同圖案、不同花色、不同品位的高質量書皮紙。家長們可以根據所需幫助孩子選好書皮,買回家便可立即套用;還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喜好,選好一些個性書皮紙,稍作加工即可成為書皮。這些書皮和書皮紙大多物優價廉,漂亮大氣,還可以做到經久耐用。即使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真的出現破損或影響美觀,再換一個也是輕而易舉的。

我們上學的情形和現在大不相同。那會兒紙張非常緊缺,就連父母給我們買作業本、練習本等都比較扣掐,更別說專用書皮和書皮紙了,見都沒有見過。包書皮呢,一般就用生產隊里買東西用過的包裝紙——牛皮紙,或過期的報紙,這些東西還得父母向隊長或保管員們好好地討要呢。

記得父親總是先將七皺八褶的牛皮紙放在家里的小桌子上,除去灰塵,反復摩挲,等牛皮紙差不多平整一些后,才找來我或哥哥的語文書、數學書等來回比劃,以確定包書所需紙張的大小和尺寸。最后用鐮刀片或剪刀,裁下牛皮紙對折,剪開折口,一絲不茍地將書包裹起來,直到包得平平展展。

父親為我和哥哥包書皮的整個過程,我和哥哥就一直守在他的身邊,一邊觀看,一邊等候,偶爾也會取這取那,幫些小忙。等書皮完全包好后,我和哥哥滿懷期待地看著父親為我們一一寫下書名、班級和姓名。最后又親眼看著父母將書平整地壓在炕席或褥子下,才心滿意足。

相比較而言,牛皮紙的書皮相對結實一些,通常能使用到學期末,報紙做的書皮比較脆弱,很容易出現破損,課本就會變得皺皺巴巴,頁腳飛翹。父親是個仔細的讀書人,為了讓我們把課本保護好,每到期中考試后,就會千方百計地為我們再換一次書皮。正因為如此,我和哥哥的課本總能完好地保存到多年以后。

后來,有了我為女兒包書皮的故事。不用說,肯定是我來包女兒看,我寫書名女兒點贊。不同的是,包書皮的紙張不再是那些土氣泛黃的牛皮紙或報紙,變成了油光錚亮,既有韌度又有硬度的掛歷紙、明星圖或風景畫。

時代在變遷,書皮也在與時俱進,不停地更新換代,越變越時尚,越能激發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和欲望。無論是包書皮還是買書皮,請讓我們一起為新學期里愛護書籍、愛讀書的家長和孩子們喝彩吧!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