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藍田縣焦岱中學教師曹燁:“我們的青春不一樣”
作者:孔祥娜
發布時間:2020-09-30 11:13:39 來源:教師報
“我要用我自己的步伐畫出一圈又一圈年輪。無論是圓是扁,無論是粗是細,都是我獨一無二的人生。”在西安市藍田縣焦岱中學教師曹燁的日記本扉頁上,清晰地寫著這樣一行字。從大學畢業至今,山村教師曹燁已用年輪之筆書畫出了她7年的教育青春“年輪”。
藍橋之夢
“中巴車緩慢地行駛在312國道上。路的左邊,冰凌懸空、如刀似戟;路的右邊,溝深萬仞、冰封溪流,令人望而生畏。”
——2014年8月28日
路途的崎嶇絲毫不能減弱曹燁對新工作的渴望。7年前,剛剛從師范院校畢業的她報考了當年的教招,被分配到藍田縣藍橋初級中學任教。“幾年的師范生活在我心里鑄就了一個教師夢,我當時覺得我的夢想會在‘藍橋’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地方落地開花。”曹燁說。
但初次踏進藍橋初中的那天晚上,曹燁哭了,眼前的一切與她當初的夢想差距甚遠:沒有暖氣,宿舍寒氣入骨;晚上10點帶完晚自習回到宿舍,由于學校的電閘負荷小,面煮到一半時,停電了……面對一坨半生不熟的面條,曹燁對自己的未來和夢想產生了迷茫。這時一封來自咸陽師范學院的回信放在了曹燁的書桌上,一句“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啟迪了這群一起來大山的年輕教師。他們開始各散其香,筑夢藍橋。
也是從那時起,曹燁開始撰寫自己的教育日志,這一寫就是7年、十幾萬字、幾百篇文章。日志既有幾個年輕教師登山爬頂時對教育理念的爭論,也有山霧中、月光下心性澄明后的載歌載舞,更有每個學生的成長。
“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夜爬野竹坪,抵達山頂時月輝縷縷、野竹婆娑,大家邀我即興作了一篇小賦,然后一個拍攝,一個打拳,我來吟誦,制作成視頻。后來,這篇名為《野竹坪賦》的小課件就成為了教學中的一個素材,效果很好。”曹燁說,“教育日志其實就是作為自己生命和夢想的一個見證。”后來,她把這些日志編成了《初一相遇》《初二故事》兩個合集,累計十萬余字。
螢火之光
“這個世界總需要螢火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我愿意成為一只閃爍著微弱光芒的山區螢火蟲。”
——2015年6月12日
早在曹燁等幾名大學生初到藍橋初中時,時任校長就勉勵他們說:“山中有仙才名呢,希望你們也給我們的大山帶來知識和仙氣。”老校長說的是實在話。地處大山深處的藍橋初級中學生源覆蓋周邊十幾個行政村。學生淳樸卻也缺乏愛與知識的呵護與啟蒙。曹燁所帶的班44名學生,其中41名是被父母留守在家的學生,還有12名學生來自“問題”家庭(父母離異或者是殘疾人家庭),這給班級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巨大的困難。
面對這群“特殊”的學生,曹燁用愛和堅持努力地釋放著“螢火之輝”,引導著孩子們奔向知識的光明。班里曾有一個名叫黨柯的孩子,經常因小兒麻痹后遺癥而痛得大汗淋漓,因此成了曹燁心中時刻的掛念。一天夜里,曹燁查宿舍發現黨柯瘦小的身軀蜷縮在床腳,腿疼折磨他瑟瑟發抖。由于學校周邊缺醫少藥,學校領導決定把他送回家,由家長帶到附近衛生所診治。時值冬季,山上雨雪剛過,山路上結了一層薄冰,沒有路燈。汽車行走在黑漆漆的夜晚,不時打滑,耳朵里全是路右邊深溝里咆哮的洪水聲。“過河時,我有點害怕,我只能雙手緊緊地抱著發抖的孩子,只希望把他安全送到家。我能做到的也只有那么一點。”曹燁說。一個學期下來,黨柯病了十幾次,但是每次,無論白天和黑夜,都在曹老師陪伴下乘著一路顛簸及時回到了自己的家。
黨柯在日記里這樣寫道:曹老師就是我的媽媽,為了讓她開心,我要好好學習。而曹燁也為了更好地和這些學生溝通,自學心理學并通過了共青團舉辦的心理輔導員考試。
曹燁不僅努力給予班里每個學生關愛和理解,還帶領他們一起閱讀,一起外出研學,幫助學生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很快,原本一群“一捧沙”般的心靈被這螢火之光溫暖、點燃、照亮,他們聚集在曹燁周圍振翅而進。當年第二個學期末時,曹燁所帶的班被評為了藍田縣優秀班集體。
岱頂之花
“今天登臨岱頂,平視鐵廟之頂,俯嗅崖角之花,我想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2019年9月21日
在專業成長的路上,曹燁無疑也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攀研者”。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她對于語文教學深鉆細研,大膽嘗試讓語文走進生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她和學生一同感受大山的靈魂,一起閱讀經典吸取營養。她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她告訴學生日記的秘訣是記錄心靈的“感動”,要先學會感動。她組織學生創辦詩社,教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寫作。為此,曹燁宿舍的墻上貼滿了她自己手繪的小畫,用來獎勵堅持好的學生;書桌上的花瓶里常年插著學生幫她采的野棉花。“她的學生都是她的粉絲,他們之間的愛是相互的。”曹燁的同事說。
在巨大的精神“共振”下,曹燁在課堂上試行的以“導學案”為預習工具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成功。語文教學效果也全面展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詩社學生已經能夠自主寫出意境比較深遠的七言絕句;日記習慣的養成使全班寫作能力得到整體提升。曹燁也因為教學成績突出而被評為藍田縣教學能手、縣教學標兵。
由于教學能力突出,2020年9月,曹燁被調至藍田縣焦岱中學任教。9月9日,焦岱中學校長張永強帶領學校部分教師去參加藍田縣委縣政府表彰優秀教師大會時,發現曹燁未到。同時,學校教務主任王力武回電話說:“曹燁剛給我說,她還有個關于新課標的教研會要參加,就不去了,麻煩您代領一下獎勵證書。”
彼時距離曹燁被調至焦岱中學還不到2周。“2周時間里,曹燁迅速融入團隊,鉆研《高中新課程標準》,承擔多個班課程,擔任校“岱水之韻”文學社指導老師,指導‘經典誦讀’活動,制作學校的美篇……做了很多工作。”張永強難掩臉上的贊賞。
或許是學校60多年的深厚教育理念,更或許是巍巍岱山孕育了曹燁和她同伴們的青春品格:淳樸厚重、淡泊名利。正如曹燁在她的詩中寫的:“古今的心愿繞城岱頂不散的云煙,是因為一個騎牛的老人從霧中走來,一棵銀杏落下,彌漫千年沉香。”
“在焦岱,我唯有繼續努力,以充實我們這一代教師獨特而又平凡的‘集體青春’。”曹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