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馬小麗
發布時間:2020-09-27 14:51: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數學是為學生以后學習奠定基礎的學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巧妙設計課程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發現、思考問題的能力,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實驗的運用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一、實驗教學的意義
1.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是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礎,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索的積極性,對學生數學素質的培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將實驗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
2.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將實驗應用于數學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知識有形象、深刻認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思路,讓枯燥的知識更具體。
3.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實驗能夠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符合我國現代教學的核心思想,能夠提升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實驗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很多課程都是通過實驗進行的。但目前小學生還不能夠獨立進行實驗操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合理設計課程內容,通過合適的手段和方法,將實驗應用到教學當中,使其能夠起到規劃、引導的作用。
1.選擇實驗教學的內容
在課程準備階段,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判斷,找出需要通過實驗展示的內容。在設計實驗教學內容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知識接受的實際狀態,要選擇難以表述,或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內容進行實驗演示。
2.確定實驗教學的目標
在進行實驗前,教師要確定其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實驗工具。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實驗能夠理解所學內容。因此,在設計實驗教學的同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準備實驗所需器材。因為,只有完美的教學手段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3.實驗教學的運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減少簡單的闡述和講解,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就能夠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總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例如,在進行“長度測量”教學時,教師單純地講述不同單位和測量工具,就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乏味,而實驗教學就能改變這種弊端。教學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格尺和米尺,讓學生測量文具盒、作業本及教室的長度。學生用格尺測量文具盒和作業本時,能夠得出很準確的數據,但用格尺測量教室長度時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他們經過長時間的測量和多個數據的疊加,最后才會得出教室的長度,而利用米尺學生很容易就測量出了教室的長度。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總結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此提高學生測量的準確度。學生通過總結自己在實踐過程遇到的問題,就會歸納出測量工具的精確度決定了測量結果的準確度,測量物體時應根據長度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這樣才能夠測量出較為準確的數值。
在實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實際測量和總結,不僅理解了測量精度和測量工具的關系,還對測量實踐過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測量中學生自發地進行合作交流,實現了測量和統計的分工,實現了對測量結果討論和總結。由此可見,實驗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實驗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教師講,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通過參與實驗教學活動,加深了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實現了知識的靈活運用,真正體現了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原則。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方式,能夠帶動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魏店鎮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