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種智趣的方法展開識字引導,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的觸動。圖畫識字、字理識字、謎語識字、游戲識字等都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形式,教師要做好科學選擇,將多種識字形式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帶來多種感官沖擊,提升學生的識字效度。低年級學生直觀思維比較敏感,教師要對學生識字訴求有更深刻的了解,以便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引導,使其能夠順利進入識字環節。

一、圖畫識字,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圖畫識字有很強的參與興趣,教師可以利用識字卡片或者多媒體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識字機會。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參與畫圖,讓學生在畫畫中掌握字形和字義。圖畫是最典型的識字手段,教師還應在圖畫識字方面進行一些創新,可以利用視頻展開識字教學,因為視頻教學要比平面圖識字效果好很多。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第三冊《場景歌》一課是標準的識字教學,課文中有很多場景和實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這些圖片,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具體判斷圖片畫的是什么,并將其與相對應的生字進行匹配。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很感興趣,他們很快就能進入課堂互動情境。為了讓學生對這些生字有更清晰的認知,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畫一畫文中提到的軍艦、銅號等實物。學生對這些物品比較熟悉,自然能夠快速進入畫畫操作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圖片識字,學生給出了積極的回應,識字教學得以順利開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對圖畫很敏感,教師有針對性地引導,成功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興趣,這就是智趣教學設計。

二、字理識字,理順學生學習思維

漢字有一定的構成規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拆分漢字來識字。其實,拆分漢字的過程能夠為學生帶來很多啟示,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最為簡單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快速地識記字形和字義。學生對漢字的理解還比較淺顯,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這樣才能提升識字教學設計的契合度。形聲字在漢字中占比較大,教師應將形聲字作為識字教學的重點內容來對待。

《樹之歌》中涉及的生字有“守、梧、桐、掌、楓、松、柏”等,教師可以通過分析這些漢字的構成特點進行教學。如“守”字上面是“寶蓋頭”,應該是一座房子,下面是“寸”字,就是寸步不離的意思,整個字是“守住這個屋子”的意思。再如“掌”字上面是“尚”,下面是“手”,這樣就組成了“手上”,也就是手掌了。學生通過教師的解讀對這些漢字有了全新的認知。涉及形聲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區分聲旁和形旁找規律,如“梧、桐、松、柏”等形聲字,左邊是“形”,而右邊是“聲”,組合在一起就成了形聲字。教師引導學生對生字進行拆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識字啟示,學生對字理就有了一定了解,也掌握了這類漢字的認識規律,這對學生學習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學生大多缺少識字方法,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對提升學生識字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三、謎語識字,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謎語識字、童謠識字都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教師要注意做好信息篩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如有可能,教師不僅可以自行創編字謎,還可以發動學生創編字謎。學生對字謎有著特殊情感,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展開教學,以提升教學的適合性。

謎語識字深受學生的青睞,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有更多新鮮的信息輸入,才能帶給學生更多的、鮮活的感知。如講授《曹沖稱象》一課時,教師應針對課文涉及的生字,通過一組字謎“一曲東方紅”“一日走一里”“跟上一點”……讓學生競猜,學生很快就有了答案:“曹”“量”“止”。教師對學生良好的表現應及時給予評價,這樣學生參與識字的熱情就會更加高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挑選一些生字,創編一些字謎供其他同學競猜。學生聽說可以自編字謎,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課堂互動氣氛熱烈。教師利用字謎進行識字教學,給了學生很多的啟發,特別是讓學生創編字謎,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機會,成功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教學效果極為顯著。

小學生直觀思維比較強烈,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更多的智趣識字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在具體選擇應用時,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更多的智趣識字形式和方法,將學生帶入識字環節,讓學生在多種互動識字活動提升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關廟鎮恒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