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四個維度,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英語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于它具有較高的整合性、情境性、高階性、遷移性,這和深度學習的理念不謀而合,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深度學習”有助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一、深度學習的內涵

深度學習是一個引進的、不斷變化的概念。它是以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與問題解決、團隊合作與有效溝通以及自主學習與學習態度為目標,促進學生深度理解及有效遷移的過程。它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強調信息整合、促進知識建構、面向問題解決等五個基本特征。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呢?詹森的《深度學習的七種有力策略》認為教師要激活學生前期學習的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的連接,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度加工,最后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與反饋。

二、故事內容解析

本課是深圳牛津英語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故事“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內容是大家都熟悉的“盲人摸象”。學生通過閱讀故事,學習新單詞touch、 feel、 soft、 hard、thick、 thin以及拓展單詞smooth、rough。教師創設“盲人摸象”的教學情景,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能進行遷移整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促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故事教學設計

(一)前期預評估階段

本節課面向四年級下學期的學生,此階段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心理上更樂于參與、樂于思考。在本單元的學習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食品、動物等詞匯以及how、what等疑問詞及句式,這都為本單元的深度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讀初活動:營造愉快氛圍,激發新舊知識連接

Pre - task preparation:

Step1: Sing the song The five senses.

Step2: Guessing game.

【設計說明】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通過演唱歌曲進行熱身活動,復習舊知smell、sight等感官單詞,感知新知touch,將舊知與新知建立聯系。利用猜謎游戲引出與課文主題相關的動物“elephant”,以此激活學生的前期知識。這些活動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構建了深度的學習環境。

(三)讀中學習:問題引領,促進高階思維發展

While-task procedure:

Step 1: listen to the story and finish the story map.

【設計說明】教學中,教師要有問題意識,可以把知識點提煉為學生探索的問題點。在猜謎游戲導入后,教師提出緊扣故事情境的前置問題:“Who are in this story?”“When does the story happen?”“Where are they?”“What happened?”這個問題導圖迅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在這種情境氛圍中,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故事,歸納、分析聽到的信息,迅速對故事中的文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有了初步的整體感知,之后學生通過解答思維導圖問題去閱讀故事文本,一步步學會本課新單詞并完成story map,讓新知與舊知得到融合,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充分訓練。

Step2: Group work. Discus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設計說明】一堂課問題的設置要由淺入深,難度適當。既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要讓學生具有挑戰的精神,因此學完新知后,小組討論“Why do they have different feeling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s and whole?”然后,教師用這四個部位的圖,讓學生體會部位與整體的關系,引導學生說出“Parts are not whole.”的結論。而“Shall we take a part for the whole? ”將學生的思維層次推進到思考故事文本內涵,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并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欣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根據“Take a part for the whole”得出成語“以偏概全”。這幾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廣度、梯度以及關聯度。學生在閱讀、解決以及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思考、分析、推理、探究等能力均得到發展和提高,高階思維得到有效訓練和提升,學習達到了一定的深度。

(四)讀后學習:遷移整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Post-task activity:Step 1: Act out the story.

【設計說明】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故事情境中,根據故事內容,自由組合、自主分配角色、自編臺詞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這個高投入、團結協作、有效溝通的角色扮演過程中,交際能力、語言表達運用能力均得到提高,達到了深度學習。表演后,教師讓學生當觀眾分別從聲音響亮、語音語調、臺詞流利、表演流暢四個方面對表演的學生進行互評,在評價中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得到加強,學生的觀察力和批判性思維得到培養,從而也促發學生的深度學習。

Step 2: Finish the mind map about the“Opposites”.

【設計說明】在習得后的創新能力培養階段,可以讓學生用思維導圖形式開展頭腦風暴,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比賽等形式歸納、概括所學反義詞,讓新知、舊知充分勾連,完善認知的廣度和深度。

Step3: Describe the picture and write a passage.

【設計說明】學生根據三個核心疑問詞“How 、What、Where”進行發散思維,思考三個疑問詞能發散多少問題?例如:“How does it feel ?”“What does ...look like?”“What is ... doing ?”等,學生由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歸納、辨析、概括以這幾個疑問詞引出的問句,讓思維導圖樹的枝葉不斷茂盛,然后根據問題提示完成描述圖畫的新任務,實現一種情境中學習的內容遷移應用于新情境的目標,達到深度學習。

Step4:Summary

Questions: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lesson ? Can you draw with a mind map?

Can you write a passage with these words and sentences?

【設計說明】在教學最后環節,教師提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及時糾正學習行為和態度,促進知識的深化,讓深度學習真正從學生心底發生。

(五)課后作業

1. Retell the story.

2.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favourite animal.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布置作業。設計作業時做到層級性、多樣化。通過作業,學生在鞏固新知的同時拓寬新知識,深度學習從課堂延伸到家庭,達到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四、結語

郭華在研究中提出深度學習是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然和應然。本課例中,學生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全情投入、深度學習,落實了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

作者單位 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后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