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
作者:劉 曉
發布時間:2020-09-23 14:31: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在這個不斷變化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高校要想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大學生,促進大學生日后的就業與從業更加順利,高校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時,要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持續改革與創新,豐富和拓展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形式與途徑,不斷培養大學生信息技術的探究與創新能力,增強大學生的職業競爭實力。本文主要對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和方法進行有效探究和討論,結合崗位競爭力對于大學生長遠發展的重要性,不斷變革和創新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策略和方案,逐步培養大學生學習與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斷塑造高校大學生優秀的職業素養和綜合品質。
[關鍵詞]崗位競爭力 信息技術 教學改革 探索
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變得異常嚴峻,很多大學生畢業就面臨著失業,這不僅給很多高校帶來很大的教學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困難,同時也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心理恐慌,一些大學生害怕畢業,怕自己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從而陷入思想與現實的惡性循環當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實力,高校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課程時,要將崗位競爭力的培養以及職業素養的塑造融入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當中,結合當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大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實際特點以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不斷變革傳統、落后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與手段,以學生為中心和重點,逐步培養大學生優秀的崗位適應能力和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為高校大學生更好地就業、從業以及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和保障[1]。
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具體現狀探究
目前,在傳統教育方式與教學手段的環境和背景下,高校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很多大學生學習與掌握信息技術的興趣和能力明顯不足,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力和就業競爭實力不強,不能夠勝任當前社會以及企業的眾多崗位,不利于高校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和從業,也不利于提升高校的整體就業率,對于高校的長遠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下面對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具體現狀進行全面的探究和討論:
1.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當前,高校在組織和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時,過分依賴教材,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沒有將社會以及企業對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進行全面考慮,導致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與此同時,一些高校的信息技術課程的任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缺乏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創新,沒有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進行定向和針對性分析,從而使得高校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也沒有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更新,大學生學習不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技術,那么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實力也得不到更好的提升[2]。
2.高校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比較機械
高校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時,很多教師都是沿用比較傳統和機械的教學手段和模式,大學生在固定化和模式化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氛圍中來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興趣、動力與積極性不高。與此同時,教師如果一味地運用機械化的教學方式,課程的教學氛圍也得不到更好的活化,且信息技術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沒有更好融合起來,大學生學習、應用與創新信息技術的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拓展,從而影響了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高校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全面培養。
3.教學理念和教學定位有失科學
在培養信息技術人才時,很多高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定位嚴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一些教師的教學行為僅僅是為了完成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對于培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缺乏必要的規劃和信心,沒有制定較為完善和健全的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和計劃。同時,高校在進行教學定位、確立人才培養目標時,沒有更好地結合企業的用人標準和信息時代的發展條件與要求,從而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此外,高校一切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是圍繞“立德樹人,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來開展,目的就是為國家以及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加優秀的綜合素質過硬、專業技術水平夠強的綜合性人才,同時另一個目的也是幫助廣大高校畢業生能夠在社會的眾多企業中謀求一份滿意的工作,能夠更加心滿意足地服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竭盡所能地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愛崗敬業的精神[3]。但是一些高校以及教師卻忽略了這一育人的核心和重點,單純地將完成教學任務作為工作的目標,這樣的教學定位以及人才培養定位是不合理、不科學的,對于提升大學生崗位競爭實力也是非常不利的。
4.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健全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大一新生入學的必修課程,也是大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但是高校的一些信息技術專業學生在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時,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迷茫,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和方向,使得他們在學習、掌握與運用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時,缺乏針對性和目標感,這對于增強大學生自身就業以及崗位競爭實力都是非常不利的。
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實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僅要對教學的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模式進行全面改革,而且也要對人才培養規劃、教學定位等進行有效改革與創新。這樣能夠促進信息技術專業大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動力來學習與探究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知識與技能,激勵大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程教學的每個環節和流程當中來,深刻地認知與把握當前社會、企業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標準和方向,這樣能夠促進高校培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化,也讓大學生能夠清晰自己該如何努力、如何實踐,不斷增強大學生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并在自己所修的信息技術專業上有所建樹,學有所長,使得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駕馭信息技術來進行技術創新和專業拓展,為國家以及社會創新出更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促進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力得到更有效的提升[4]。與此同時,高校開展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和效率性地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對于大學生以及高校的長遠發展都非常有利,也是推動高校培養綜合型信息技術人才的有效策略和途徑。
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方略探析
為了能夠更好地完善和革新信息技術課程,幫助大學生提升崗位競爭力,高校、教師以及學生都要做出努力,積極開展各項教育教學以及學習工作來不斷完善和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下面對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1.開展市場調研,了解企業用人需求,豐富和拓展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
程的教學內容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市場調研,深入了解國家對于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標準和要求,并對眾多企業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具體要求和實際需求進行有效分析,在此基礎上來改革、豐富和拓展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這樣能夠推動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與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時也能夠獲得廣大學生的認可和支持,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各項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來,使得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活動得以更好地實施和進行[5]。與從同時,將崗位競爭力的培養內容納入到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當中,使得高校培養信息技術人才的目標得以更加明確,促使高校大學生更加清晰自己的職業方向,更加努力地學習和鉆研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為自身崗位競爭實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2.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式、崗位競爭力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高校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時,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而且也要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崗位競爭力的培養模式進行有效改革和創新。高校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思路和模式,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多給大學生提供自主實踐的平臺、機會和空間,不斷挖掘大學生內在的探究能力和潛在的創新實力。同時教師也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實操的訓練,讓大學生能夠知曉和明確信息技術崗位的具體工作流程和環節,這樣才能夠增強大學生就業與從業的自信心[6]。此外,在培養崗位競爭力的模式上,高校可以組建實驗室,讓大學生進行技術模擬和創新,也可以模擬企業或者信息技術項目的建設標準,讓每個崗位的大學生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這樣對大學生融入企業、組建或者加入企業團隊非常有利,使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力得到更好的培養與提高[7]。
3.實施科學、精準的教學定位,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
在改革信息技術教學課程時,教師要基于崗位競爭力的培養前提和條件,實施精準、科學的教學定位,明確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目標,制定完善和健全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規劃,推動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與此同時,有些大學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上缺乏一定的目標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努力、如何奮斗,高校以及教師要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進一步完善,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信息技術專業課程進行融合教學,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自己量身定制一份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大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職業奮斗目標,這對于大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非常有利,同時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8]。
結 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當前高校信息技術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以及人才培養困境的全面分析,逐步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和方案,旨在增強大學生學習與利用信息技術專業知識的能力,并逐步提升大學生的崗位競爭實力,樹立更遠大的職業理想,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小艷,姚曉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教育進展,2019,9(4):398-402.
[2]張厚,高向軍,王亞偉.“需求牽引式”教學法在大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創新教育研究,2019,7(2):174-177.
[3]胡雪峰,李艷,周紅.“三全育人”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方法探討——以電力電子電路為例[J].創新教育研究,2019,7(4):400-405.
[4]俞立峰,杜煥強.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6(30):198.
[5]王珂.高職院校信息類專業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對人才培養影響的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6(20):233-234.
[6]言天舒,劉強,胡泰室.面向創新能力培養的信息類專業大學生多維實踐平臺建設研究[J].大眾科技,2016,18(12):71-73.
[7]李東,袁國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2):143-144.
[8]張蕾.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創新教學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3):35-36.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