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學徒制的實施與推進,學徒制、高職教育制度與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物流管理專業院校—企業合作平臺的構建,以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升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而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可提高學生職業崗位實踐技能,還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與三證書通過率。因此,本文面向現代學徒制的物流管理專業,分析了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物流管理專業 三三三模式 人才培養

引 言

現代學徒制是院校與企業共同育人,推動產教結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專業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學徒制比較來講,現代學徒制摒棄了其中缺陷,沿襲了其中優勢。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主體并非單純只為校方,也包括相關社會組織。院校與企業合作不斷深化,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要求、考核方式等方面院校都會與企業協同商議,且專業課程是院校內教師與企業經驗豐富的師傅共同合作講解。在此培養模式下,授課環境并非只包含課堂與實訓基地,還涉獵企業真實崗位環境;而且授課主體與對象身份由于環境變化相應改變,在院校內,授課主體為教師,授課對象為學生,在企業中,授課主體是師傅,授課對象是徒弟,所以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授課主體與對象都具備雙重身份[1]。

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目標市場導向不明確

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物流企業現狀調查分析,充分了解物流崗位知識、職業技能要求,提煉并分析崗位主要工作任務,以獲取物流人才需求崗位類型、職業素養、技能要求、資格證書等所有相關動態信息,基于崗位要求、工作任務、知識能力要求、課程開發思路設計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具體方案。由此可知,面向市場為導向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最終目標。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然而部分院校課程體系建設并不健全,主要依據教師經驗開設課程,存在嚴重的閉門造車現象,使得院校與企業人才培養相互脫離,引發了企業人才匱乏,學生就業難的不良現象。

2.校企合作過于表面化

經驗表明,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前高職院校專業教育的主要方式。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與物流企業需要、師資力量與崗位職業師傅、專業課程與崗位工作任務、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等各個層面的有機結合,可推動校企合作與工學交替,構成良性交互,協同培養人才。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現狀表現為高校熱、企業冷,工學結合時學生進入企業被當作廉價勞動力,教學成效不顯著,校企合作不深入,工學結合依舊停留在表層。

3.實訓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講究高素質、高技能,對于從業人員實踐操作能力要求高,特別是智能物流相關軟件、硬件、信息技術水平、實踐操作技能等相關要求相對更高。當前高職院校在制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可體現校內實訓課程的合理設置,然而因為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對于智能化物流的軟件、硬件、信息技術水平、實踐操作能力等標準要求缺乏關注,甚至缺乏重視,即物流管理專業校內實訓課程設置缺乏科學合理性,學生物流管理技能訓練課時安排不足。目前大多數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校內實訓要求的硬件設施設備不完善,學生信息化技術水平較低,實踐操作能力較差,此現象可基于高職院校物流技能競賽觀察發現[2]。

4.考核評估方式方法局限性

目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大多數課程考核評估,都是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平時成績依據是曠課現象、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等,期末成績是以試卷考試方式最終確定,幾乎不會選用實踐操作方式。此考核評價方式過于注重理論,忽視實踐。物流師資格證書考試要求通過理論考試與技能操作兩方面,理論考試采用筆試方式,技能操作采用現場操作與仿真模擬方式,然而在具體實施時依舊是筆試為主,在考核中理論占據較大比例。對此,政府面向全國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做了規范化管控,取消了物流師資格證書考試。

5.職業素養培養環節嚴重缺失

職業素養是日常物流管理工作中展現的綜合品質,是人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需要嚴格遵循的行為規范。職業素養主要包含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工作行為、作風意識等。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載體,院校所培養學生既要具備良好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然而,大多數院校將主要精力放置于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與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層面,并不注重職業素養培養。尤其是在實習時,學生無法做到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在畢業之后,不能踏實虛心工作,積累經驗,這都是職業素養培養嚴重缺失所造就的不良后果[3]。

面向現代學徒制的物流管理專業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為進一步有效解決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引進了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即針對基礎崗、提升崗、定崗就業三崗位教學,重視培養基礎能力、發展能力、職業能力三能力培養,提高資格證書、企業證書、畢業證書三證書通過率。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4]具體如圖1所示。

1.三崗位教學

所謂三崗位教學即在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面向院校合作物流企業崗位需要進行教學。在崗位明確層面,由物流企業就人才需求制定計劃,校企雙方協同商議。目標崗位應具備一定穩定性,還要依據物流企業發展需求適度調整。三崗位主要采取循序漸進的三步走方式。

首先,基礎崗就是物流企業一線基層工作崗位,即在現代學徒制度班級學生畢業之后,從學徒轉變為員工首先從事的工作,其中包含運輸管理人員與倉儲管理人員兩項崗位。基于基礎崗位合理設置,可滿足合作企業對于管理人才的直接性需要。基礎崗教學主要安排在前兩年,其中第一第二學期在校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熟練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第三第四學期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到企業參加實訓。在物流企業參加實訓時,主要選擇院校與企業輪換交替的方式,即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之后,進入企業崗位投入實踐應用,一般情況下每學期都會安排學生到企業參加大約3次實踐訓練,以此強化基礎崗位技能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基礎崗工作要求。其次,提升崗即通過物流企業員工職業規劃,在學徒轉變角色,變成物流企業員工之后,通過大約2年時間的實踐訓練可能會從事的職業崗位。其中包含項目管理人與項目經理兩項崗位,所設置課程包含企業物流管理、物流質量、安全管理、物流運輸、倉儲管理、運營管理崗位、倉庫管理崗位實習。提升崗設置不僅要滿足學生自我發展需求,還要為合作企業培養大量優秀的復合型人才。再次,定崗就業即學生在接受過基礎崗與提升崗訓練之后,熟練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便可勝任企業工作需求,以順利頂崗就業。

2.三能力培養

三能力包含基礎能力、職業能力、發展能力,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因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應圍繞三能力開展。此三項能力為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所需具備的基礎技能,逐層深化,在學生快速適應物流管理工作崗位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首先,基礎能力是學生適應物流管理工作所需具備的基礎能力,即工作環境適應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其次是職業能力,即學生完成物流管理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多種能力,是基于真實崗位環境下解決職業綜合性問題的能力。再次是發展能力,即學生物流管理職業發展能力,基于基礎能力與職業能力,并滿足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的關鍵能力,包含誠信品質、敬業精神、溝通合作意識等。

3.三證書通過率

三證書是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監控指標與直接成果,是學生在學習之后所獲三類證書,即資格證書、企業證書、畢業證書。不同于職業教育雙證書,現代學徒制的關鍵在于企業證書。

首先,資格證書是學生在培訓考核合格之后,所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即物流師資格證書、助理物流師資格證書、高級物流師資格證書等。其次,企業證書即學徒參加物流企業培訓之后,完成所有專業課程學習與崗位實踐,通過崗位能力測試的重要指標。學徒畢業就業的關鍵就是獲取企業證書,資格證書與企業證書都是學生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獲取畢業證書的前提條件。再次,畢業證書即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完全部課程,修滿學分,通過畢業論文與答辯之后,所獲證書,屬于學歷憑證[5]。

4.完善保障措施

為保障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高職院校還需要采取有效的保障制度。組織保障層面,應構建基于院長、物流管理專業主任、物流企業總經理的教學優化改革小組,以此整合、協調、監督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進程。制度保障層面,構建健全的現代學徒制實施管理方案、資金設備管理模式,并嚴格落實具體相關規定,從而保障現代學徒制度順利落實。資金保障層面,物流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供實訓基地與設備,安排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經費支持,同時收取實訓設備費用,以此為現代學徒制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資金保障。

結 語

綜上所述,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選擇產教結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此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職業教育培養效率與質量,還能夠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作為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的實現路徑,現代學徒制可當作物流管理專業發展的突破口,邀請合作企業崗位師傅為學生傳授實踐技能,而校內教師進入合作企業職業崗位鍛煉,以實現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密切融合,從而為企業培養更多優秀的物流管理專業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胡丹,詹超.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3):38-41.

[2]趙連明.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3):121-122.

[3]鄭紅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47-49,66.

[4]朱海鵬.基于“雙精準育人”的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4):164-167.

[5]徐龍閃.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以四川省某高職院校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2):144-146.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