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當下高職教育改革的三個核心要素,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本文以高職英語教學為切入點,結合時代背景和學科特點,從三個方面探索“三教”改革的路徑:一是建設高素質的高職英語教師團隊,二是與時俱進地開發與利用高職英語教材,三是創新與改進高職英語教法。

[關鍵字]高職教育 英語教學 “三教”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職業教育學會教育科學項目(項目編號:SZJYB19-129)和陜西省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9JQ-927)資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高職院校的“三教”改革是指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涉及教與學各環節的綜合改革。當下,“三教”改革既是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根本要求,又是推進“雙高”計劃建設的重點內容,對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關乎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因此,高職院校英語學科必須緊跟國家與社會對高職教育的新要求,在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上進行積極探索。

建設高素質的高職英語教師團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三教”改革的主體,“誰來教”是育人的根本問題。高職院校應全方位提升英語教師的素質,推動英語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1.提高高職英語教師的數量與質量

為響應百萬擴招計劃,高職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教師數量不足、大班教學普遍,阻礙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現今的高職英語教師不全是將英語專業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人才,還有一部分海外留學后歸國從事教學的人員,這類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經驗,教學水平不足。相對于本科高校博士學歷的英語教師,高職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為碩士學歷,缺乏較強的科研能力,制約了教學的發展。因此,高職學校加強英語教師的培訓,提高英語教師的學歷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英語教師的質量。

2.加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

要不斷優化英語教師團隊的年齡及職稱結構,讓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指導年輕的新教師,而年輕教師又可以用新思維激活老教師的教學理念,為教師團隊注入新的教育教學思想,使雙方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高職英語教師團隊中不僅要有擅長理論研究的人員,還應聘請英語專業知識過硬的校外企業人員擔任兼職英語教師,以實現優勢互補。同時,還要發揮團隊帶頭人及教學名師的“傳幫帶作用”,組建一支科研能力及教學能力均過硬的高職英語教師團隊。

3.提高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

目前,高職英語教師普遍習慣于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雖然多數教師從思想意識上認可信息技術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但因自身掌握和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水平不不夠,不能滿足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此,高職教師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水平,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對英語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使其不斷更新職業教育的育人理念,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以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4.培養“雙師型”高職英語教師

教師是提升高職教育質量的關鍵。當前,我國以工科或行業教育為主的高職學校較多,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正是為了適應這類人才的培養,而英語不同于其他技術類學科或行業學科,沒有明確的專業性和技能性,因此,許多高職院校未能以培養“雙師型”教師為目標來提升英語教師的能力。

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中,應引導教師將理論與各專業實踐相結合,適量增加英語與各行業相關的教學環節,并積極組織英語教師到企業觀摩與實踐,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使其了解企業對高職學生的要求,以便充實教學案例,完善教學內容,縮短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

開發與利用高職英語教材

教材“教什么”決定了學生“學什么”,會直接影響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養成,關系到學生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低。筆者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了解到,當前的高職英語教材難度過高,部分教師隨意參編及選用教材,且以傳統的紙質教材為主,忽視了對網絡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為了更好地開發與利用高職英語教材,應進行以下改變。

1.在教材中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要求增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大腦的實效性,還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以引領課程思政建設,促進學校將思想政治內容融入具體的學科教學中。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材,并結合中西方文化發展的差異,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全方位提高高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

2.教材應滿足學生實際需要

英語教材的編寫與使用首先應以學習者的實際水平和需求為導向,在編寫前期做好調研工作。例如,采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收集數據,分析高職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目的、學習風格、學習態度等,再考慮學生的專業及其以后所從事的行業,對他們進行分類,以便于有針對性地編寫與使用英語教材,。

3.以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

衡量高職學生英語水平的考試主要是英語AB級考試和校內的期末考試。大部分教師緊扣教材與考試真題進行教學,未能深挖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際內容。語言學習的目的是交際,以應試為目的教學忽視了對高職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高職英語教材的開發與應用應重視文化因素,如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專業及行業領域內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行為方面的差異,以避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發生文化沖突。

4.合理開發與利用網絡教學資源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模式成為趨勢,也使得英語學習者的閱讀方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智能手機、Kindle等電子閱讀設備甚至成為了學生閱讀的主流設備,網絡化、數字化的英語教材具有時效性、圖文音并茂等優勢,可以滿足高職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要。

創新與改進高職英語教法

教法是連接教師和教材之間的紐帶,高職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教學技巧和技能的重要性,掌握有效傳授英語知識的教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1.開展高職英語教學與企業的合作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外企對中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傳統英語教學模式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已不適應,應實行校企合作,對高職英語進行教學改革。一是了解企業對人才在英語方面的需求,對標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二是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讓學生在真實工作情境中運用英語交流與工作,使其盡早了解自己的目標崗位;三是與企業開展訂單班與合作班,共同設計教學計劃、教學方案與評估方法,將企業的用人需求及學校的育人目標精準匹配,形成互惠共贏關系。

2.探索“理實一體化”英語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體現了高職教育的特色。語言應用能力也是一種技能,應摒棄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借鑒“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講解語言理論,再教授語言技能,最后將理論學習與技能學習相結合,讓學生邊學邊練。例如,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演練語言的交際氛圍,運用情景交際法與任務型教學法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踐中內化理論知識。

3.推動英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

當下處于人工智能時代,教育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的嚴重沖擊,倒逼英語教學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為適應“互聯網+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高職英語教學應加強對于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的應用研究,以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例如,充分開發線上網絡教學資源,運用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模式,或借助各類智能手機的英語學習軟件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以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混合式教學引領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結 語

高職英語的“三教”改革對于新時代的高職人才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職英語教學除了依靠國家政策進行教改外,還需校企合作,協同推進。改革的主要抓手在學校,學校要結合時代背景,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因材施教,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建松,陳正江.高職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內涵與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9):86-91.

[2]戴晨麗.建設高職行業英語教學團隊 促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7):20-21.

[3]汪忠明.深化“三教”改革 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108-110.

[4]黃奕云.新時代背景下高職英語教材改革的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40(4):32-37.

[5]謝文琴.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2):51-53.

[6]朱達凱,范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6(10):158-159.

作者單位:鄧嘉琪 喬宗文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吳成年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 中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