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法探索與實踐
作者:蒙 靜
發布時間:2020-09-15 15:30: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教育的本質是要為國家和社會有目的地進行人才的培養。對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要和當前社會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相匹配,以促進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因此,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教育,其最終教育目標都必須與社會的發展相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正處于關鍵的轉折時期,對人才的要求更高。在此背景下,教育必須隨之進行適應性的調整。在眾多學科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思想、道德等精神層面進行有意識引導,培養國家、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的背景下,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的教學要求,亟須進行改革。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課程教學質量,對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有著顯著影響,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教學方法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改革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法的具體策略,希望對課程的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方法 創新改革
基金項目: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三同’式‘以案說法’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法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19JDSZK142)。
教育的本質是要為國家和社會有目的地進行人才培養。對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要和當前社會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相匹配,以促進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因此,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教育,其最終教育目標都必須與社會的發展相結合。尤其對普通高校、高等職業院校等,除了繼續深造的學生之外,絕大多數畢業生都將進入社會。因此,高等教育尤其要加強與社會聯系。根據當前我們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改革開放下的政策紅利及人口紅利基本消耗殆盡,國家經濟的發展也處于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這一特殊的國家和社會背景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壓力也越來越大,社會和企業的變化也越來越快。面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改革速度越來越快,就業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隨之顯著增加,人們在思想、情緒等方面存在著一些波動和起伏在所難免。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主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等精神層面進行引導,以促進學生建立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相匹配的思想道德觀,為國家的復興和發展作出貢獻。因此,在當前的社會變革如此迅速的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創新、改革。
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當前情勢下,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是當前社會背景變革所要求的。眾所周知,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結構等方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尤其是現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人們的生活、工作都經歷著巨大的變革,且這一變革仍在繼續,速度也越來越快。因此,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的變化,要求人們有與之匹配的心理建設。因而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能夠有效提升對學生思想、精神層面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當前社會匹配的思想和精神,有助于學生社會的適應能力。其次,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當前教育理念、教學工具的更新有關。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及新的高效教學工具如雨后春筍一般產生。因此,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積極應用新的高效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顯著促進作用。因此,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不足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占據主體地位沒有足夠的認知,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學生應該處于主體地位的教育事實并沒有被教師和學生普遍認識到。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學過程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所有教學設計、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都是根據教師的教學經驗為出發點,覺得學生這一塊應該較難理解,就有意識地側重詳細講述;覺得這一塊對學生有直接的作用,意義重大,就大講特講。這種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全面、詳細的調研,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價值傾向、喜好等都不了解,各種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視角進行想當然設計,這勢必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教學質量必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陳舊、落后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上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教師實際的教學方式較為陳舊。由于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念落后,導致當前教學方式也很落后。在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當前絕大多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都采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輸,既沒有加強對學生教學反饋的重視,又沒有效加強與學生的教學互動。學生一直較為被動,沒有較強的參與感,這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形成,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實際的學習效率也變得較低,進而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3.思想政治理論課具體的教學手段單一、僵化
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上還存在著具體教學方式單一、僵化的問題,這使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大多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都是黑板和粉筆組合、或者就是將教材上的內容整理、抄寫成的PPT。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是對教材內容或PPT上的內容進行復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會積極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影音教學、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各類教學活動等。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也不會積極去搜集當下時事熱點及各類學生較為好奇的案例、內容來輔助教學。學生長期面對單一、僵化的教學過程及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勢必會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最終導致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達不到課程的教學目標。
如何有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法創新的具體策略
1.加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與創新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加強案例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創新。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積極應用各類典型案例來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案例教學法首先就是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征,進行典型案例的搜集。在實際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占據主體地位,教師起著引導作用。通過各類典型的案例一方面能夠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氛圍,使學生更加投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還能夠促進學生對抽象、空洞理論的認知和理解,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應用案例教學也能有效提升學生對類似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處理,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加強實踐教學法的應用與創新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大特點就是偏理論,內容多為空洞的說教,學生無法很好地對其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也無法對其產生興趣,這會減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積極應用實踐教學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教學實踐還能夠讓學生準確掌握課程的精髓。具體操作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演講、辯論等各種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各個角度來認識和理解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之余,教師更應該積極組織社會調查、社會考察、實地參觀等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際的狀況中去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和意義。實踐教學僅靠教師來組織資源和條件是十分有限的,社會和學校應該積極提供各類實踐教學資源和條件,使實踐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得到應用與創新。
3.加強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和創新
教學方法應該與社會及科技的發展緊密結合,與時俱進,方能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當前社會現狀下,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并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產生了眾多形式新穎多樣、效率很高的新型教學工具和技術,例如慕課等各類教育平臺,以及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等都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進提供了途徑。基于信息化的教學往往能夠打破課堂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學習,其學習效率也顯著提升。當前的學生基本是90后、00后,從小就生活在各類互聯網產品、信息化技術之中,對信息化相關內容也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是一種十分高效且創新的教學方法。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廣泛搜集適用的教學案例和相關信息,讓學生關注時事熱點,及時了解國家各項政策等信息,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校或其他網絡平臺將相關的教學素材分享給學生,并及時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溝通、答疑解惑。
結 語
面對當前快速變化的社會現狀和形勢,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著學生主體地位不足、教學方式落后等問題,這制約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為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我們必須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例如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及信息化教學法等方面的創新,這些改變和創新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十分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分析與探討的。
參考文獻:
[1]劉振霞.“回顧與前瞻:新中國70年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與發展研討會”綜述[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9,31(11):102.
[2]張天華,孫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價值意蘊與現實路徑[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3(6):17-22.
[3]袁毓玲.守正創新 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研究[J].高教學刊,2019(23):30-32+35.
[4]任皞.重視新媒體技術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探研——以“中成智慧課堂”教學互動平臺為例[J].成才之路,2019(33):2-3.
[5]姜永全,閆沛興.新時代堅持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J].新西部,2019(32):148-149.
[6]譚成才,薛麗.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改革路徑探究——以長春光華學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11):85-89.
[7]聶沉香.信息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創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27-28.
[8]李玲,鄧文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輔導員隊伍融合建設多維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1):70-73.
[9]王雄.基于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及其創新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76.
[10]郭勤藝.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9(20):331-332.
作者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