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講解新知識的時間占比不是很大,更多的時間是讓學生在相關練習中鞏固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由此可見,練習在數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挖掘潛能、提高數學素養的有效手段。但有些數學練習設計存在簡單重復的問題,學生沒有興趣,嚴重影響了數學練習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特點和愛好,精心設計一些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評價多元的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提升興趣,增強信心和動力。

一、內容上求趣、求實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新知識講授告一段落后,教師如果在練習環節依然板著面孔就會讓學生覺得無趣而產生倦怠。此時,練習不妨多點趣味,讓學生在趣味中進行訓練。從小學生的特點來看,好奇心和愉快的心情都能夠調動他們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猜謎語、玩游戲、講故事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相關練習,使興趣與練習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樣的訓練效果會很棒的。如講授“小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結合學校體質健康測試,設計“我與劉翔比速度”的練習,第一次讓學生將自己60米的速度與劉翔110米跨欄的速度相比較,算出速度差;第二次讓班上跑得最快的學生跑110米,再與劉翔比一比速度。這樣一來,學生在無形中就鞏固了小數的加減運算方法。

又如講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題。一是基礎題。黑山羊準備用鐵絲網圍一塊菜地,這塊菜地長5米,寬3米,面積是多少?二是選擇題。灰山羊準備用同樣長的鐵絲網圍一塊正方形的菜地,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呢?三是開放題。花山羊也想用同樣長的鐵絲網圍長方形或正方形菜地,如果圍成的各邊長度都是整數,有幾種圍法?面積最大的一種圍法是什么圖形呢?這些練習的難度由淺入深遞增,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還能夠使他們的數學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

二、形式上求活、求新

在小學數學練習環節必須以常規訓練為主,如課前以復習、鋪墊為主的口算口答練習,課中隨機練習,課后鞏固提高練習等。教師在設計這些內容時,要避免形式單一的情況出現,要注重設計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挑戰闖關題型,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課前練習為第一關,主要是對學生復習舊知、學習新內容作鋪墊的。課中隨機練習為第二關,所謂隨機練習是指根據新知識教學需要臨時安排的必要訓練,用以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為實現新知識的學習目標服務。課后練習是第三關,以鞏固所學新知識和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為主,重點是讓學生學用結合,增強數學運用能力。如講授“正比例”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竹竿和卷尺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一開始,小組測量的結果都不一樣,有的甚至覺得沒有辦法完成。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具體原因,提醒學生用“正比例”解決問題必須要獲取哪些數據(除旗桿長度外四項中的三項),獲取具體數據時還需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間和角度(旗桿的影子長度適中,好測量),通過點撥,學生所得結果就比較接近正確值了。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有創意的拓展作業,如制作數學手抄報、寫數學日記、設計糾錯記錄卡等。這些平常不曾做過的數學練習,對于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來說,往往會讓他們興趣大增,學習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三、評價上求細、求真

學生練習后,教師需及時進行評價,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練習效果。如果缺少了評價這一重要環節,學生的練習效果就不得而知了,練習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一些教師為了求快總喜歡一錘定音評價練習效果,這樣極易使學生喪失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為了使學生評價不走偏,可以擬定評價量表,讓學生根據標準判斷后再評價,這才是真正站在學生立場上看學習結果的,這樣的評價既能夠體現學生的練習水平,又能夠體現他們的評價水平。學生的看法和評價體現的是新知識學習最真實的情況,能夠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家長參與評價,畢竟學生的作業有一部分是在家里完成的,教師只能看到學生完成的結果,學生完成的過程只有家長知曉。因此,家長的評價就顯得更有價值了。

總之,沒有練習的數學教學只能算是半拉子教學,練習才是體現數學教學結果的重要載體,教師不可大意而為,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精心設計,努力讓學生樂于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三岔河鎮金星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