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讀寫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語文功底的基礎上,利用讀寫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讀寫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從目前來看,部分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任何的創新,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1.改變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由于閱讀和寫作教學是分散的,其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并沒有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閱讀大量文章或書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第一,教師要為學生布置讀寫任務,寫作主題應該接近閱讀主題。第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內容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以此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第三,教師應根據閱讀內容,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文體的寫作,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手法。第四,教師要帶領學生搭建文章閱讀框架。第五,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該篇習作。第六,教師可以選取優秀作文進行班級展示。例如,《紫藤蘿瀑布》這篇文章從整體到局部都進行了非常生動的描寫,文中使用了非常多的修辭手法,多角度、多方位地對紫藤蘿進行了描寫,并以景喻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指出該篇文章的寫作特點,讓學生在閱讀中增強審美能力。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時關注文章的內涵、寫作手法、情感表達方式等,而不是讓他們閱讀后進行仿寫,教師要引導學生借鑒文章的寫作方法,創作出屬于自己的文章。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描述了作者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對母愛的贊美,文章語言平淡、文字樸實,沒有經過精心的編織與雕琢,但卻句句含情,字字如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文字表達內心情感,但在具體的描寫過程中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3.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學生寫作困難的原因主要是沒有素材,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相關書籍,通過閱讀經典著作積累寫作素材。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寫作基礎,不再出現下筆困難的情況。例如詩歌,如果學生能夠將其熟練運用于寫作中,就能使文章的辭藻變得生動而優美。辛棄疾《青玉案》的詩句就被三毛使用過,表達了三毛漂泊他鄉的寂寥之情,學生在具體寫作中也可以靈活運用詩歌優美的語句表達文章情感,豐富文章內容。

4.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和教材中,教師應合理地拓展語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升語文綜合能力。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學中,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文章進行改編,幫助學生體會文章情感,拓展課外閱讀能力。

5.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

在新課標實施以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入了更多的、全新的教學方法,其中就包括角色扮演。學生通過扮演角色演繹課文,能夠深刻領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對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感受,并能從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學生表演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劇本改寫,這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外劇本,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文學底蘊。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全方位地發展他們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清水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