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我有幸成為渭南市“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講師團成員之一。華陰、臨渭兩次送教,給了自從評完“省能”就懈怠學習的我一次提升的機會,讓我充分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也切實明白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

無獨有偶,2020年開學季,隨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推進,“線上教學”這一應運而生的新生事物又一次讓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以前我們認為教師為學生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時,自己有一桶水就夠了,但現在一桶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了,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都必須得有源頭活水才行。

一、與書為友

有人說教師是最需要讀書的職業之一,因為讀書能夠改變我們思想匱乏、蒼白的狀態,能夠改變我們的精神、氣質和品性。一次上課時,當我跟學生談到霍金逝世的消息,以及他關于“2030年太陽黑子不再運動,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的預言時,有學生問道:“老師,什么是太陽黑子?”我頓時啞口無言,無從做答。

我認為,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讓自己優秀起來,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讀書。靜下心來,讀一讀那些名人傳記,尋求一份心靈上的慰藉、精神上的追隨,做自己教書育人的有益借鑒;讀一讀專業書籍,讓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保證自己課堂教學的鮮活性,使自己的教學內容有時代氣息;讀一讀各時期的文學著作,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增強自己工作的針對性;讀一讀教育名家的著作,為自己的工作尋求啟發及指導;讀一讀科技類報刊,了解一些現代科學技術,告別科技盲……

二、學而不厭

教學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還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提高。因此,我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不斷充電”的意識。

疫情之下,每天的線上教學我都為不能進行師生互動而苦惱。新課標既然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理念,我們就應該在線上教學中讓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參與進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掃碼進入自己的課堂,直播平臺上點擊我頭像旁邊的小手就出現了“授權”的字樣,聽課平臺手機屏幕左側出現了三個小按鈕,逐一點擊發現學生可以通過這三個按鈕進行“選擇、書寫、消除”的操作。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又學會了與學生連麥進行課堂問答。隨后,我將這些技術教給學生,他們也學會了在線舉手回答問題,以及在屏幕上簡單答題的技巧。這樣就改變了以往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作答正確的學生就能夠獲得獎杯,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

三、研精覃思

孔子告誡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在講授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課時,雷夫老師提到“樂于閱讀的孩子能和身旁的世界產生聯系,能夠具備超越現階段想象范圍的思考能力。”看到10歲左右的孩子能完美演繹“亨利四世”這一角色,明白日后面臨困境的自處之道時,我想到了我的學生,怎么樣能夠讓他們愛上讀書,并且學有所獲呢?

學期伊始,我為學生推薦了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外讀物,要求他們每天在班級群里進行閱讀打卡,讓他們在大家的監督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了督促學生堅持閱讀,我還抽出時間定期進行“故事會”“讀書分享會”“閱讀漂流”等活動,要求學生講講自己讀過的故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等。為了使他們養成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我提出了“一讀、二悟、三批注”的讀書方法,讓他們找出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畫出來,并出聲讀一讀,想一想從這些關鍵的字、詞、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并讓他們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寫在課本旁邊。現在,班里的學生每天都能按時進行閱讀打卡,故事分享一個比一個精彩。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教師的真實寫照。我一直認為只有堅持學習、認真思考的人,才能擁有美麗的人生。在教育的路上,我將繼續前行,從讀書、學習、思考中收獲精彩!

作者單位 陜西省合陽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