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人的辣子火紅的天,漫漫黃土吹上山,咱陜西就是這脾氣——粗獷、豪邁。

陜西,一個憑借著大氣性格活躍在黃土高原上的大省,以他那粗獷豪邁的直性子,讓人無法忘懷。

“粗”這是出了名的:膀子粗,口粗,就連洋瓷碗里的臊子干面,也是粗得如面杖,寬得如皮帶。沒有粗味的陜西人是拿不出來的。火辣辣的太陽正午掛在天上,不用二話,大老爺們褂子一脫,厚實的肩上搭條毛巾,拿著比馬勺還大的洋瓷碗盛滿辣子干面,伴著大塊的蒜就往嘴里送,管它有多辣,夠辣、夠刺激才叫吃得爽。

陜西人,別看生長在天地一色的黃土高坡上,可心里卻裝著天下的事。說到這,外地人可就不樂意了:“就你們陜西人知道,會說!”哎,還別說,還真是我們能說,秦腔調子那么一吼,隔個百八十里遠就能聽出個調。秦腔唱詞往那兒一擺,說天的,論地的,道民生社稷,言官場風云,啥事到了陜西人這,還就得那么火烈烈地說,豪邁邁地講。

“豪氣”那就得從古至今道來了,秦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還真就是我們陜西人的性子。什么茅屋草堂,山林水景,黃土坡上的陜西人都不信這邪,厚實的身體一長大,邁著勁道十足的步子就往山外闖,自此,外省市的各個階層都少不了咱陜西人的身影,無論你身在何處,順溜的陜西話一出口,就是一片應和的陜西腔。

大氣的陜西可不是無趣的干囂張,紅紅的血液里可流過的都是世代深厚文化熏陶過的精華。十三朝璀璨古都,第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唐漢雄風,大唐三盛世;貴妃醉酒的獨飲哀愁,劉邦項羽的楚漢爭霸,絲綢之路的遠去駝鈴,金戈鐵馬的戰場嘶鳴……大陜西的天地間,抓一把黃土就是一段歷史,望一眼明月便是幾度悲歡離合。看戀人密友灞橋折柳相贈,品朝歌夜弦阿房萬千情愁逸事,深厚的黃土,沉甸甸的文化底蘊,對于陜西人,是老祖宗賜予最寶貴的財富。

如今的古城內外,繁華的霓虹燈下,沿街品茶論道的閑趣老人,時髦的鄰家大嬸,劍指蒼穹的帥哥才俊,所有這濃濃的人文之氣猶如一縷抹不去的清香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靜靜滲透,像老陜人手一碗的羊肉泡饃,永遠吃不膩、聞不夠。所有這些足以看出陜西人無以言表的大氣,粗獷,也足以證明陜西人深刻之中蘊含的深情厚重。

陜西自古就有陜北、關中、陜南之分,一塊黃土養育中華歷史文明。陜南是三國鼎立的歷史見證,那里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分封天下歷史典故,那里還有韓信暗度陳倉,明修棧道的機智勇謀。一個西部陜西,卻擁有南國的風土人情;關中八百里秦川,依偎渭水之濱,生養休憩。石鼓文化中華之文明,青銅之鄉鑄九五之尊,周公之禮定天下歸心。古都長安,風韻長存。陜北乃紅色革命的搖籃,那里有南泥灣的熱血青春,那里有革命燎原的火種,寶塔山下古樸的窯洞孕育了中國革命,民歌中山丹丹、蘭花花的忠貞愛情是永恒的秦人情懷。如今,陜南不但有南國的魚米,更為陜西溝通南方架起了橋梁;關中不光有厚道的樸素,還有關乎經濟命脈橫穿大陸的福銀高速;陜北早已擺脫往日的貧瘠,煤炭、石油早已成為國家寶貴的財富。如今的陜西成功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還在耳邊回蕩,如今的陜西已是開發區、生態區和諧共存,美好陜西正旭日東升。

咱陜西就是這樣:如一瓶高度的西鳳酒,千斤精糧釀出瓊漿玉液,只一滴入口,便會激發起萬丈豪情,辛辣之氣躍然面龐,熱血鑄就無悔青春!

咱陜西,有大秦帝國的黃天厚土,有開元盛世的淵源底蘊,有航天人的一腔報國熱情,又有新一代永不言敗的志向精神,沒有做不到的事、圓不了的夢。

咱陜西,就是這樣牛!

作者單位:寶雞市東四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