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時光款款的腳步,相攜歲月累累的碩果,滿載流年盈盈的喜悅,一日一月,一年一度,從初上講臺到近三十年教齡,從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到今天的特級教師,走過歲月,擁有經歷;走過艱辛,獲得成就;走過青春,滿載幸福,都只是因為熱愛。

我剛參加工作時在鄉(xiāng)下初中,那個地方離縣城很遠,學校條件很差,除了上課就只能用讀書來打發(fā)時間,那段日子鎮(zhèn)文教組的圖書室是我的樂園。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讀過很多次,蘇立康、于漪她們的教育教學論文、札記、隨筆是我學習的珍寶,反復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邊讀邊做筆記寫心得。眾多中外名家的教育教學論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啟迪了我的思想,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知識。很感謝那段歲月,讓我養(yǎng)成了讀書、寫作、潛心教學的習慣,也讓我體會到多讀一些書,就會形成一種好習慣,時間久了,就會變成一種信念,甚至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讓你終生受益。正是這些教育家和名師們給我樹立了榜樣,讓我初上講臺就有了一個夢:我要做一名幸福教書人!

回首自己從事教育的路,幾多辛苦,幾多收獲。剛參加工作時只有對教育事業(yè)的崇敬,沒有絲毫經驗,教學猶如“隙中窺月”,像小孩扒著門縫看月亮,既新奇又疑惑。那時的課堂大多是“滿堂灌”,生怕講掉了一小點知識,生怕貽誤了學生。記得帶第一屆畢業(yè)班時,我做的題比學生還多,壓力比學生還大,夜里總夢見自己的教學成績最差,挨了批評。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工作中我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取經,每一課、每一單元、每一學期結束后都認真總結,收集學生反饋意見,與其他老師交流心得,寫出教學札記,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經過教學實踐,我逐漸熟悉了教材,掌握了一些教學規(guī)律,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水平也不斷提高,從教28年,每屆畢業(yè)班的中考成績都居全縣前列。

有人說好老師是磨出來的,我深有體會。這些年我參加了很多賽教,從校級到省級一級一級地賽,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地磨。記憶最深的是2011年參加陜西省教學能手大賽,準備賽教的那段日記刻骨銘心,像是經歷了又一次高考。我把初中語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的教學設想都和其他的語文老師交流、探討,不同的設想都寫成教學設計,在不同班級進行試講,再寫出教學反思,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充實自己,反復觀看名家的教學視頻,總結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還要做到不雷同、不模仿。那段日子常常熬到深夜,常常忘記盡人妻人母的責任。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年我在西安高新一中講《鄧稼先》一課,因為獨特的教學設計,自然、流暢的教學過程獲得了評審專家的贊許,獲得“陜西省教學能手”稱號。

有人說好風景都在路上,我深以為然。2016年我成為“陜西省第三批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一年的培養(yǎng)期間我?guī)ьI我的坊員送教送培十幾所學校,線上線下大型活動十多次,觀課議課幾十節(jié)。歷經風霜雨雪,品嘗酸甜苦辣,感受靈魂和身體都行走在路上的快意,收獲著我和坊員共生長的幸福。

我很幸運,我選擇了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yè),我很感恩,遇上了一個好時代,能在“三級三類骨干體系”中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自我。2018年我成為陜西省第十一批特級教師培養(yǎng)對象,一次次高級研修,我有了更高端的學習平臺,遇見學識更淵博的老師,知識更豐富的同伴,助力我不斷奮進的貴人。從鄉(xiāng)村學校到城區(qū)學校,從獨自行走到擁有工作室,從普通一線教師到特級教師,我是“三級三類骨干”體系真正的受惠者,因為有教育氛圍濃厚的工作環(huán)境,遇到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培養(yǎng)人才的組織、領導。時代成就了我,政策造就了我!

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像我一樣的老師有很多很多,他們播種汗水,收獲快樂,他們勤學苦練,博采眾長,他們甘守清貧,不計得失,他們和我一樣都只是因為忠誠教育,熱愛教育,幸福著教書育人的幸福!

作者單位:鎮(zhèn)巴縣涇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