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學子們唱著唱著,好像慢慢地懂了——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聽著聽著,這才恍然發現,聽懂的時候早已離巢。有些道理,甚至在你的課上都未曾這樣真切地琢磨明白,現在遠隔萬里卻似乎懂了,而你的叮囑與教誨總裝在心底。

當“鳥兒們”羽翼漸豐,翅膀便扇動得緩慢而堅定,他們將青澀年華留在身后,撲哧撲哧勇敢地飛向了世界各地。伴隨成長,他們理解了你的嚴苛,釋懷了你的批評,思念著你的“啰嗦”。甚至,時不時地就會想起與你在一起的教室,被你罰站的走廊;想起晨跑時你咬著牙跟在學生后面跑得氣喘吁吁、臉頰通紅的可愛模樣。

明白了。學子們明白了這份付出,讀懂了這份不易。

每年秋天,新學年開始,迎來一批新的學生,開啟辛勤耕耘的又一年。或許,把教師節定在9月10日,定在收獲的季節,既是對老師工作內核的闡釋,也是對老師工作意義的禮贊。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護航者。他們教授知識、傳播思想、塑造靈魂,他們肩負著這份時代重任,始終砥礪前行。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對于大部分海外學子來說,國內的老師在他們的求學路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陪他們度過了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大學階段。那些與老師相處時的溫馨時刻仍歷歷在目,哪怕去國萬里仍未曾忘記;那些老師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哪怕一別經年仍牢記于心。

有的學子說,是老師的鼓勵讓他堅定了去看看更大世界的想法;有的學子說,是老師的勸誡讓他擺正了學習態度,最終得以夢圓理想院校;有的學子說,是老師的陪伴安慰幫他熬過了家庭突遭變故的艱難時刻……有的學子已打定主意—將來回國后也要成為一名教師,走上講臺,舉手投足間或許還有自己老師的影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今天,他們的祝福與感謝又從世界各地飛來。飛過泰晤士河兩岸、飛過里約熱內盧基督山的郁郁蔥蔥、飛過美國卡尤加湖的粼粼碧波、又飛過富士山巔的皚皚白雪……這句“感謝”跋涉千山,這首歌流淌歲月,但依舊字字溫熱。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那年,那個下午,我在課上打著盹兒,陽光穿過婆娑樹影斜照在你的肩膀。我心里想著,長大后也要變成你這樣,所有難題一經你手都成了樂趣;手中粉筆沙沙,一筆一畫,托起了所有孩子的理想。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