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屬高校中期滾動預算編制體系建設探究
作者:劉耀利
發布時間:2020-09-09 09:10: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目前,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預算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要求更高,由于時限性的限制,年度預算已無法滿足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編制中期滾動預算迫在眉睫。筆者就此方面的預算編制提出自己的觀點及建議。
[關鍵詞]省屬高校 中期 滾動預算 體系建設
基金項目:本文系學校校級重點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YSK18061)。
近年來,高校為適應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需要,不斷深化內涵式發展,持續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努力爭創“雙一流”,這些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資金的來源和使用與高校科學合理的年度預算不可分割,為此,高校要不斷增加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有效性、前瞻性和靈活性。但在實際實務中,因年度預算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滿足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尤其對于資源有限的省屬高校來說,這一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因此,編制中期滾動預算迫在眉睫。筆者就此方面的預算編制提出自己的觀點及建議。
預算編制的現狀
目前,省屬高校的預算編制均采用年度預算,按照編制層級劃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部門預算,其二是校內經費預算。部門預算按照國家《預算法》等有關規定和省級部門綜合預算編制的要求,于每年下半年,由上級主管單位組織省屬高校進行部門預算的編制工作。高校部門預算的編制一方面要全面、真實地反映收入預算;另一方面,應按照“人員經費按政策、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業務經費按職能”的編制方法合理安排支出預算,一般不調整,只有出現突發因素時才進行調整。校內經費預算則結合省屬高校自身實際,作更加具體明細的預算,這是省屬高校真正執行的預算,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編制,經過學校相關會議審定后簽發執行,原則上不再調整。
目前,省屬高校實施的年度預算基本上是零基預算,只有中央財政下撥的一少部分資金實施滾動預算,因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財政資金支付進度的各種限制,不能充分體現滾動預算的靈活性,這樣一方面造成預算與預算執行的結果無法有效銜接,另一方面致使校內項目預算資金的執行得不到有效保障,阻礙了高校教育教學的健康發展。為加強財務管理,合理科學地控制預算,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高校應該積極編制中期滾動預算。
中期滾動預算編制體系建設
省屬高校應根據自身教育教學業務的性質,結合學校預算管理的要求,構建高校中期滾動預算管理體系框架,與上級撥付的中央支持地方的政策資金一致,編制適合學校自身管理與發展的中期滾動預算,一般為三年期,具體內容包括省屬高校中期財務戰略規劃、項目庫建設、中期滾動預算編制等三個方面。
1.編制基于財務戰略目標的中期財務戰略規劃
按照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省屬高校應在自身中期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成立學校財經委員會(或者預算管理委員會);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集體研究學校中期財務戰略規劃,把研究結果作為學校編制中期滾動預算的綱領性文件,以提高學校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預算資金的浪費。中期財務戰略規劃的內容首先要與學校總體發展規劃目標相匹配;其次應逐項列明財務戰略發展的具體目標,以及學校優先考慮的支出側重點;最后應闡明學校為實現預期財務戰略目標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
2.建設三年滾動期項目庫
省屬高校的中期財務戰略規劃確定之后,財務部門應組織學校相關業務部門認真學習,并要求業務部門及時申報預算項目,建設學校預算項目庫,按照項目輕重緩急原則,應該至少提供連續三年的資金項目。項目申報一方面由業務部門根據學校性質及特點,按照商品服務類、設備購置類、基本建設修繕類等類別分門別類地申報;另一方面,申報時按照財務部門給的制式表格,列明項目前期論證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項目的主要內容、項目實施的期限等。對于服務類項目,應按照自然年度填寫申報;設備購置類項目,應根據具體項目情況填寫申報;基本建設修繕類項目,按照項目建設期填寫申報;還應包括項目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明確項目組織的優勢、預算金額及測算的依據、項目資金使用計劃及實現的效益等。項目庫的編制要堅持以下三個方面的項目管理總原則:一是組織專家進行事前預算論證評審,二是組織業務部門進行事中執行進度監督檢查,三是組織財務、審計部門事后對項目的執行結果及效益效果進行績效評價。這樣確定的項目庫才能真正體現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安排學校的發展性資金,為學校的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支撐。
3.編制中期滾動預算
省屬高校應編制三年期的中期滾動預算。在學校中期財務戰略規劃的指導下,確定學校三年的預算資金總量,即學校總收入與總支出金額。當然,資金總量不能超出學校總盤子。在此基礎上開始編制中期滾動預算:第一年按照年度預算分明細項目進行預算編制,第二年與第三年按照經濟分類的大類,以及不突破預算總額的原則編制。具體應編制收入中期滾動預算和支出中期滾動預算。
(1)編制收入中期滾動預算。一是要考慮省屬高校收入來源的四個主要方面及其占比:第一,財政撥款,主要是生均經費補助、人員經費、日常運轉包干,以及各類專項資金等,占總收入的65%;第二,學生學雜費收入等事業收入,占總收入的25%;第三,各類縱向和橫向科研經費,占總收入的7%;第四,校辦企業收入、部門創收等收入,占總收入的3%。二是收入預算應充分考慮國家目前的經濟形勢,科學預估下年度財政撥款收入,同時,結合學生規模,準確把握事業收入和其他收入。財政撥款收入比較好預估,因為每年的上級撥款項目基本是確定的,除非有特殊事件發生才會有變動。學校學費等事業收入也較好把握,只有科研經費相對較難預估,要結合考慮校內外的綜合因素,對數據進行科學判斷與論證,不斷訂正,進而得出各年度收入預測值。
(2)編制支出中期滾動預算。該項預算編制主要考慮剛性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方面。剛性支出預算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行經費,這部分經費支出基本穩定,政策性強,各年度差異較小,受省人社廳的績效工資統一政策管理,人員經費方面能夠準確預計。項目支出預算包括科研及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設備購置、基本建設等,由于循環周期長,相對較難預計。編制時,在支出總量方面,首先要保證必需項目、重點項目的支出;其次要建立支出預算限額,設定相對于上年度各項支出的變動幅度上下限。在支出結構方面,要根據學校制定的財務戰略規劃,由學校財經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組織項目評審,按照項目輕重緩急進行排序,結合預算收入的發展性資金實際確定各年度必須實施的發展項目,以保證資金支出結構科學合理。
編制中期滾動預算時,無論是第一年的詳細年度預算,還是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概預算,都不能脫離學校的項目庫和預算定額標準。中期滾動預算經學校相關會議研究批準后,以紅頭文件形式下發,成為學校編制年度部門經費預算的綱領性文件,學校內部所有部門都必須以此為依據,合理安排本部門的收入及支出計劃,以確保預算實施的可操作性和連續性。
中期滾動預算模式的優越性
與傳統年度預算模式相比,根據滾動預算編制原則,中期滾動預算能靈活調整、統籌兼顧,可以充分發揮項目庫的作用,特別是在省屬高校目前注重內涵式發展的背景下,更能促使學校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另外,學校三年滾動期項目庫中的項目可按照實施的緊要性和迫切性排序,以便于統籌使用學校各年度除剛性支出之外的項目資金支出。通過項目庫數據分析,中期滾動預算能充分使用各年度資金,可使資金的利用率達到最大效果,更有利于保障學校必須實施且重點關注的項目順利落地,不會浪費年度預算指標,從而使學校教育資源得到最優配置。
總之,政府會計制度目前已在高校全面實施,對預算的要求更精準、明確,預算的科學性和前瞻性顯得更加重要。目前,在省屬高校的年度預算編制及其執行中還存在一些弊端,為保證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應實施中期滾動預算以彌補不足。
參考文獻:
[1]王瑩、梁清泉、苑春雷:《高校實施滾動預算的思考》,《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年第28期。
[2]吳衛:《高等學校滾動預算編制研究》,《財會學習》2016年第6期。
[3]牛彥芬:《淺析高等學校預算管理》,《納稅》2018年第36期。
[4]李俊英:《基于滾動預算的項目庫構建研究》,學位論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