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根本任務的開展對于班級發展、班級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班主任只有不斷創新班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才能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進步。

一、以人為本,服務學生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要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將根本任務放置在服務學生上。所謂的以人為本,就是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作為主要目的,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學生,則是指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要以學生為主題,一切工作的開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

例如,在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并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班級管理工作的公平和公正。班主任要做到熟練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所想,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并在這種背景下保持他們自身的個性,并使這一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揚和展現。

又如,服務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時刻關心學生,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積極在班會、家長會中接受來自學生和家長的建議,攜手學生參與各種課外互動,與學生之間始終保持友好和諧的關系,進而不斷促進班級氛圍的構建。

二、心中有大局,眼中有整體

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各種優質劣質信息相互交錯,光怪陸離,對于心智不夠成熟的初中生而言,帶有負面因素的信息必然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學習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負面信息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學校的管理。面對這些問題,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管制,作為班主任更是要著重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工作。

例如,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我通過每周的班會跟學生探討時事熱點,在這一過程中給學生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念,逐漸培養他們正確的意識形態。班主任要樹立這一意識:心中有大局、眼中有整體。在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中,我們要把管理對象放眼至整個社會,班主任只有意識到他們的工作是對國家和社會的接班人負責,將思想境界提升到這一層次,然后再根據當前社會上所發生的各種時事來引導學生,如此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在對初中學生展開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通過各種方式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說家訪、日常談話等,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變化,通過反復溝通和引導,結合各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思想道路。更重要的是,作為班主任也要做到對學生的不放棄,善于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并結合家庭教育,共同促進學生向更好方向發展。

三、建設班級文化,打造心靈驛站

一個班級的文化建設,是需要師生之間共同展開參與的,且所建設的班級文化,也只有得到師生之間的共同認同,使學生主動在班級文化中受到感染,才能實現正確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的養成。

那么在初中時期班主任的班級文化建設當中,應該如何實現這一點呢?筆者認為,首先班主任有必要聯合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引導全體師生進行班級制度的構建和完善,從而使其成為班級人人認可的規章制度;然后,確定班級事務管理的相關負責人,實現班級任務落實到個人;再次,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包括學習小組、活動小組、生活小組等,由組長負責具體事務,從而實現學生在各種班級活動中事事有人管。緊接著,班主任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課后活動,如背誦比賽、才藝展示、民主選舉、讀書沙龍、興趣展示等,使學生在班級活動中感受到濃厚的班級文化。最后,班主任在組織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到的就是走進學生,與學生做朋友,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當中。只有營造出一個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才能有助于班級文化的構建,班級文化也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另外,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凡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并為學生分憂解難,從而使班級成為學生的心靈驛站,這對于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班級而言相當重要。

總之,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否,直接決定著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情況,因此作為班主任要采取更加健康積極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實現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根本任務。

作者單位 甘肅省西和縣蒿林鄉九年制學校